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_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总结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切实维护古树健康安全,传承历史生态文化。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以及部分乡镇林业站代表。刚才,X县林业局、X乡林业站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古树名木保护的重大意义
(一)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具有极高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我市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综合管理系统统计数据,目前全市百年以上的板栗古树就有902株,其中100至300年的852株,300至500年 ……略…… 案,要求对枝干及树洞腐朽部位清理后,采取炭化技术进行处理,做好活枝干固定支撑等,确保古树健康生长。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开展“古树保护进校园、进社区”活动12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3万余份,群众保护意识显著提升。202x年群众主动报告古树异常情况56起,较202x年增长40%,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和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当前古树名木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仍存在诸多短板。
一是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乡镇、村对古树保护重视不足,管护资金、人员未落实。全市2368株古树中,仅有43%明确专人管护,部分管护协议流于形式。如县乡的一株二级古树,管护协议签订后,3年未开展巡查,导致树体遭白蚁蛀蚀,严重影响了古树的健康生长。
二是人为破坏时有发生。随着城乡建设加快,工程施工、违规硬化、过度开发等问题突出。202x年全市共查处古树周边违规施工案件17起,如区街道在道路改造中,未办理审批手续擅自修剪古树树枝,导致树冠受损面积达30%,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古树的外观,更对其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削弱了古树的生命力。
三是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全市专业古树保护技术人员仅23人,面对复杂的古树衰弱、病虫害问题,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处置。部分复壮措施缺乏科学论证,导致效果不佳。如X市公园的一株古树,因盲目施用化肥,反而加剧了根系腐烂,使得古树的生长状况更加恶化,给我们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三、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
(一)健全责任体系,压实管护责任
一是完善三级管护网络。建立市、县、乡三级管护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林业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2025年6月底前,各县(市、区)要将古树管护责任细化到村、到人,签订管护责任书,实现100%全覆盖。推行“林长+古树管护”机制,将古树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占比不低于15%。例如X县可建立“县级林长包片、乡镇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树”的责任链条,定期开展督查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每一棵古树都有人管、有人护。
二是落实资金保障。市、县两级财政要将古树名木保护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市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低于500万元,县级按辖区古树数量配套资金,每株不少于1000元。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护,探索“认养冠名”模式。如X市企业认养古树后,可在保护牌标注企业名称,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2025年力争实现社会认养古树200株以上,筹集资金300万元,通过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二)强化科学管护,提升保护成效
一是实施精准监测预警。2025年底前建成全市古树名木智慧管护平台,为100株重点古树安装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湿度、病虫害等数据。当区街道的古樟树土壤含水量低于临界值时,系统自动预警,管护人员可在2小时内采取灌溉措施。同时,建立古树健康档案动态更新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健康评估,及时掌握树势变化,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对古树名木的精准保护,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支撑。组建市级古树保护专家库,吸纳高校、科研院所专家15人,定期开展技术培训。2025年计划举办古树复壮、病虫害防治等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300人次。推广X水城区古银杏复壮经验,针对不同树种、树龄制定《古树复壮技术指南》,对衰弱古树“一树一策”精准救治。如对受白蚁侵害的古树,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诱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防治有效率达95%以上,不断提升我市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技术水平。
(三)严格监管,打击违法行为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从20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