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全市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推进会议讲话 >

全市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全市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推进会议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我市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机遇,部署下一阶段以“一园、三场、五基地”为重点的发展任务,全力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沧州菜”丰富百姓“菜篮子”。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和科研机构代表。刚才,市农业农村局就全市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作了汇报,X县、X区以及部分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内容详实、举措务实,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

  蔬菜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既是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菜篮子”工程,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我市作为蔬菜大市,近年来在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

  (一)高品质蔬菜产业是保障民生供给的“压舱石”

  “菜篮子”工程事关群众日常生活,高品质蔬菜供应直接关系到居民的饮食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市去年蔬菜播种面积达91万亩,总产量399.4万吨,这些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还大量供应京津等周边地区,为保障区域蔬菜供应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X县清新食用菌有限公司年产蔬菜1200吨到1400吨,大部分销往北京,成为京津“菜篮子”的重要供应源。同时,我市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达到9家、“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达到10家,这些基地通过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确保了蔬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让百姓吃得放心、吃得 ……略…… 品精品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四是产业链条逐步延伸。202x年签约蔬菜产业链项目12个,签约金额56.28亿元。X县、X县2个高品质蔬菜加工园区加快建设,X县御知府加工项目、X县蔬菜(食用菌)加工项目等落地推进,蔬菜综合加工能力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

  (二)正视存在问题,找准努力方向

  虽然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高品质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产业链条仍需完善。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不高。全市蔬菜加工转化率仅为3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更大。物流体系尤其是冷链物流建设滞后,部分蔬菜在运输过程中损耗率超过10%。

  二是科技支撑有待加强。虽然与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但深度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上仍有短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技术服务覆盖面不够广,部分农户仍采用传统种植方式。

  三是品牌影响力不足。虽然打造了“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但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市场认可度有待提升。部分特色单品如X县羊角脆、X县圆茄等,品牌价值尚未充分挖掘,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是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小散种植户占比较大,规模化种植基地不足,难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部分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市场信誉。

  (三)明确目标任务,聚力攻坚突破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下一阶段要围绕“一园、三场、五基地”发展重点,明确以下目标任务:

  一是扩大产业规模。到2026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量突破450万吨;新建改造提升蔬菜生产设施5万亩,设施蔬菜占比提高到70%以上。X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蔬菜产业示范园。

  二是提升种苗繁育能力。育苗能力达到15亿株以上,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引进试验蔬菜新品种600个以上,推介优良新品种100个,规模化推广新品种20个,打造全国领先的杂交菠菜育种基地和蔬菜育苗基地。

  三是完善产业链条。蔬菜加工转化率提高到45%以上,深加工产品占比达到20%。建成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5家、“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20家,冷链物流覆盖率达到80%,运输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

  四是强化品牌建设。“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特质农品3个,打造5个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单品品牌。

  五是增强科技支撑。与科研院校共建5个以上产学研合作平台,攻克10项以上关键技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户科技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聚焦“一园、三场、五基地”发展重点,狠抓关键环节,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一)做强“一园引领”,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中国(X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必须加快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一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提升园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建设智能灌溉系统、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园区管理智能化、精准化。推进园区内农产品加工区、物流区、科研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集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到2026年,园区内道路硬化率、灌溉覆盖率均达到100%,智能化管理覆盖率达到80%。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发展精深加工。推动园区内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5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到2026年,园区内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带动农户增收20%以上。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依托园区建设蔬菜产业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开展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研发和新模式推广。建设院士工作站、专家驿站,吸引高端人才入驻,为园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到2026年,园区内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10个以上。

  (二)建优“三场联动”,畅通产销渠道

  “三场”即北京新发地X县市场等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蔬菜产销渠道。

  一是提升市场功能。加快北京新发地X县市场二期建设,完善交易区、仓储区、物流区、信息中心等功能,提升市场承载力和辐射力。推动市场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建立联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到2026年,该市场年交易量突破200万吨,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蔬菜交易枢纽。

  二是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市场设立检测中心,对进场蔬菜进行全覆盖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推行溯源管理,实现蔬菜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予以退市处理,维护市场信誉。

  三是拓展线上市场。引导市场内经营户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交易。建设“沧州蔬菜”电商平台,整合全市蔬菜资源,实现线上展示、交易、配送一体化。到2026年,市场线上交易额占比达到30%以上,拓宽销售渠道。

  (三)打造“五基地支撑”,夯实产业基础

  “五基地”即京津冀蔬菜种苗供应基地、北方特色高品质蔬菜生产基地、京津雄净菜供应基地、北方蔬菜科研示范基地、京津雄休闲农业旅游基地,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建设京津冀蔬菜种苗供应基地。重点支持X县大禹、X县绿苑等企业,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新品种研发和繁育力度。建设标准化育苗车间,推广智能化育苗技术,提高种苗质量和产量。到2026年,基地年育苗能力达到8亿株,供应京津冀地区种苗占比达到30%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种苗供应中心。

  二是打造北方特色高品质蔬菜生产基地。围绕X县羊角脆、X县圆茄、X县番茄、X县银耳、X县茴香等特色单品,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质。建设标准化种植园区,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到2026年,特色单品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品优质率达到95%以上,远销全国各地。

  三是发展京津雄净菜供应基地。支持X县、X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