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全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

全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总结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构建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以及重点企业代表等。刚才,X县、X区、市经信局、X企业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制造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举措。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对于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保障。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领域。据统计,我市制造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65%以上,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占全市总量的70%左右。如果不能有效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就无法真正实现绿色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也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绿色制造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比如,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仍然存在,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我们必须把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二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市制造业 ……略…… 降碳目录。这些企业在绿色生产、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其他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劲牌持正堂通过推进多项绿色节能项目,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其做法和经验被许多企业借鉴和学;诺德铜箔新材料凭借先进的生产监控系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二)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绿色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我市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和新能源使用,绿色生产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许多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冶鑫公司高度重视节能降碳工作,以节能减排技术为抓手,积极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通过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建设,融合工艺机理分析、实时优化和预测控制等技术,企业生产实现了精确、实时和闭环的过程控制,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操作人员,还大大降低了烟气和烟尘排放,净化了车间工作环境。世星药业坚持将“加强技改投入”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核心,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线和环保设施进行改造,打通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远程在线实时监控与控制、数据采集、分析、自动生成记录报表等功能,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同时,该企业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原来各车间分散治理的废气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国内先进的蓄热式高温氧化焚烧炉(RTO)进行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并实现全年24小时在线监测,在废气处理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三)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协同效应初步显现

  我市在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单个企业的绿色转型,还积极构建完善的绿色制造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绿色制造的协同效应。开发区・铁山区聚焦“绿色技术全链条赋能制造业”,率先打造绿色技术应用示范平台(绿色技术会客厅),通过“场景化验证、市场化撮合”的创新机制,让绿色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企业转型“有场景可试、有案例可循、有红利可享”。晟祥铜业投入大量资源建设能源管理中心,该中心整合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通过遍布生产各环节的智能传感器,实现能耗实时在线监测,为能源优化管理提供准确依据,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节能降耗,还能为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提供能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数据支持。,我市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超颖电子作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绿色_,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绿色制造,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四)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健全,保障措施更加有力

  为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障。市财政设立了绿色制造发展专项资金,对获评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激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制造实践。同时,我市还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了一批绿色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在金融支持方面,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制造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适合绿色制造项目的金融产品。,我市还加强了对绿色制造的监督管理,建立了健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对企业的绿色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确保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例如,我市相关部门定期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进行评估和考核,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表现优秀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宣传,形成了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当前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企业绿色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企业对绿色制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的思想,缺乏推进绿色转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认为推进绿色制造会增加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短期利益,因此对绿色制造持观望态度。例如,在X县的一些小型加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虽然当地多次引导和鼓励其进行技术改造和绿色转型,但企业负责人由于担心投入过大而迟迟没有行动。还有一些企业对绿色制造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只要通过了相关认证就是实现了绿色制造,而忽视了在生产全过程中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这种思想上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我市绿色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如高效节能技术、先进环保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许多企业的绿色技术主要依赖引进,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导致企业在绿色制造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5%,其中用于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占比更低。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技术为例,我市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自主研发技术体系,主要依赖外地企业的技术支持,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限制了我市在该领域的发展。,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先进的绿色技术在我市的推广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产业占比仍然较高

  我市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较高,尤其是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仍然较大。这些产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集中,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虽然近年来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耗能产业占比过高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据统计,我市钢铁、化工、建材三大行业的能耗占全市工业总能耗的70%以上,其污染物排放量也占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0%左右。这些高耗能产业的绿色转型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而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转型步伐相对缓慢。同时,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也影响了我市绿色制造体系的整体构建。

  (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我市绿色制造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一些新兴领域和细分行业,还缺乏统一的绿色制造评价标准和规范,导致企业在推进绿色制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和依据。虽然国家和省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区差异和行业特点,还需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绿色制造评价机制也有待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合理,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获得绿色制造相关认证,采取临时突击的方式满足评价指标要求,而在认证通过后,又放松了对绿色生产的管理。这种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不仅无法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