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近年来我市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方面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稳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X镇、X街道(工)委等。刚才,X部门、X县、X区、X镇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与紧迫感

  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举措,是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更是保障民生、维护_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市始终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累计投入专项资金亿元,覆盖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万户X万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形势和自然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高度、全局角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

  一是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不变的追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部分脱贫群众和边缘_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稍有不慎就可能返贫致贫。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共识别监测对象户人,其中因疾病导致返贫风险的占X%,因自然灾害影响的占X%,因就业不稳的占X%。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防返贫工作丝毫不能松懈。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 ……略…… 已有户名监测对象实现风险消除,风险消除率达到X%,较去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区街道针对一户因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监测对象,不仅落实了医疗救助政策,报销医疗费用万元,还帮助其家庭中名劳动力找到了公益性岗位,月增收元,仅用X个月就实现了风险消除。

  三是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乡村振兴局牵头,每月召开一次部门协调会,研究解决监测帮扶中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今年市级财政安排防返贫专项资金亿元,较去年增长%,县级配套资金亿元,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加强督导考核,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实行“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对工作不力的个单位和X名责任人进行了约谈。同时,注重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防返贫政策和先进典型,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县制作的防返贫政策宣传短视频,在抖音等平台播放量达到万次,有效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率。

  (二)问题短板突出,工作推进仍有阻碍

  一是监测预警精准度有待提升。部分地方存在“重排查数量、轻排查质量”的现象,干部走访排查流于形式,对群众家庭实际情况掌握不够精准,导致一些潜在风险未能及时发现。比如,在今年的市级督查中发现,镇有户脱贫户因家庭成员突发疾病导致医疗支出大幅增加,存在返贫风险,但当地在前期排查中未能发现,直到部门数据反馈后才进行核实认定,反映出基层监测的敏感性和精准度还有差距。,部门数据共享还不够充分,部分单位存在数据壁垒,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一些预警信息滞后,影响了风险响应速度。

  二是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够强。一些地方在制定帮扶方案时,存在“大水漫灌”现象,没有充分结合监测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能力,帮扶措施同质化严重。比如,对一些缺乏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仍然主要依靠产业帮扶,而忽视了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措施的运用;对有就业意愿但缺乏技能的监测对象,技能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培训后就业难度大。在区的督查中发现,有户监测对象的帮扶方案中,产业帮扶措施重复设置,而其实际更需要的住房修缮等问题却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帮扶效果。

  三是长效机制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地方存在“重当前帮扶、轻长远发展”的倾向,对监测对象的后续跟踪帮扶不够到位,一些监测对象虽然实现了风险消除,但内生发展动力仍然不足,存在返贫隐患。比如,有X户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主要依靠政策补贴实现收入达标,一旦政策退出,可能陷入困境。,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未能将防返贫融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导致工作协同性不强。

  四是基层工作力量相对薄弱。随着防返贫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基层干部和网格员压力较大,部分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站人员不足,个乡镇的乡村振兴工作站平均只有名工作人员,难以承担起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同时,网格员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完善,部分网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监测排查的质量和效率。在县的调研中发现,有%的网格员反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希望能增加人员配备和提高待遇。

  三、聚焦重点环节,扎实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面对当前防返贫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监测预警、精准帮扶、机制建设等重点环节,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实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强化动态监测预警,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一是拓宽风险发现渠道,全方位捕捉风险线索。要进一步完善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风险发现机制,确保风险线索“应报尽报、应查尽查”。在农户自主申报方面,要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告知群众申报渠道和流程,提高群众自主申报积极性,力争农户自主申报占比达到X%以上。在干部走访排查方面,要细化走访内容,不仅要了解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还要关注家庭成员健康、就业、子女教育等情况,每月走访覆盖率要达到X%,对特殊困难家庭要做到每周走访。在部门筛查预警方面,要加强与医保、民政、教育、水利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数据比对,重点关注医疗费用过高、纳入低保、辍学、住房安全隐患等情况,确保部门预警信息及时推送、及时核查。县要借鉴镇的经验,建立“风险线索快速响应”机制,对各类渠道收集到的风险线索,实行“首接负责制”,确保在X小时内完成初步核实,X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工作。

  二是提升监测数据质量,保证信息真实准确。要加强对监测信息的审核把关,乡镇(街道)要安排专人负责数据录入和审核,确保每一项数据都真实、准确、完整。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家庭收入,要按照“算细账、算实账”的原则,详细核算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避免漏算、错算。要定期开展数据清洗工作,每季度对省防返贫监测信息平台中的数据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及时纠正错误信息,更新变动信息,确保数据准确率达到X%以上。X区要建立数据质量“回头看”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各村(社区)录入的数据进行抽查,对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限期整改。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监测效率。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监测智能化水平。市级要加快建设防返贫监测信息平台升级版,实现与省级平台的无缝对接,增加风险自动预警、帮扶措施智能匹配等功能。各县(区)要加强基层干部信息化应用培训,确保每一名网格员都能熟练操作信息平台,提高数据录入和查询效率。同时,要注重信息安全,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使用权限,防止信息泄露。市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平台升级工作,届时将实现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小时以内,帮扶措施匹配准确率提高X%以上。

  (二)优化精准帮扶措施,切实加快风险消除进程

  一是精准制定帮扶方案,做到“一户一策”。要在全面掌握监测对象风险成因、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规划,为每一户监测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要重点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较弱的监测对象,要重点落实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确保其基本生活有保障;对因灾、因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