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的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及省、市关于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招商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挑战,动员全县上下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合力推动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刚才,开发区管委会通报了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几个牵头部门作了发言,既总结了经验,也直面了问题,讲得很实在。下面,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直面短板弱项,在总结复盘中筑牢招商信心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工业强县”战略,把经济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项目建设主战场,聚焦“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目标,创新打法、压实责任,推动招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坚持“两点论”看形势,在复盘总结中坚定信心、找准方向。
(一)看数据增底气,发展动能正在加速集聚
从总量指标看,1—7月,经济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占比61.7%),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协议投资总额186.3亿元,同比增长28.6%;实际到位资金72.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8.7%,超时序进度10.4 ……略…… 厂房建设资金不足尚未实质性动工。
三是招商合力尚未完全形成。个别部门存在“重签约、轻落地”倾向,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不到位,导致部分项目“签约即停滞”;有的乡镇招商思路不清晰,盲目“铺摊子”,对主导产业研究不深,招商队伍专业能力不足,存在“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现象;要素保障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不够,项目审批环节仍存在“中梗阻”,企业反映的“用地指标审批周期长”“环评手续繁琐”等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锚定主攻方向,在精准发力中提升招商质效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当前,宏观政策环境趋稳向好,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释放政策红利,省、市加快推进“强省会”“县域经济倍增”战略,我县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高新区,具备产业基础、区位交通、要素成本等多重优势,正是抓招商、上项目的黄金期。全县上下要紧扣“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目标,聚焦“精准、高效、落地”三个关键词,推动招商工作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一)突出“产业导向”,在“精准定位”中提高招商成功率
产业是招商的核心方向。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和“目标企业清单”,开展“靶向招商”。
一要强链补链延链。针对新能源产业,重点围绕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光伏组件等环节,瞄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电池隔膜、正负极材料、结构件等项目;针对新材料产业,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对接万华化学、中材科技等企业,推动形成“原料—制品—应用”全链条;针对智能制造产业,重点招引工业机器人、精密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等项目,支持现有企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提升智能化水平。
二要突出“首位产业”。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一号招商工程”,组建由县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招商方案,年内至少引进1家年产值超20亿元的新能源龙头企业、3家以上“专精特新”配套企业,力争3年内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以上。
三要拒绝“低质项目”。严格落实“亩均论英雄”改革,对新引进项目设置“硬杠杠”: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年、容积率不低于1.2;对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项目“一票否决”,腾出更多资源要素保障优质项目落地。
(二)创新“招引方式”,在“多措并举”中扩大招商覆盖面
面对招商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有效性。
一要“以商招商”。建立“已落地企业—行业协会—关联企业”联动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股、以商引商。例如,支持鑫源新能源电池项目牵线搭桥,引进其上游电解液、负极材料供应商;鼓励科远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推荐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对成功引进项目的本地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二要“平台招商”。用好各类展会、论坛等平台,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新能源产业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设立“XX经济开发区”专题展馆,精准对接目标企业;依托开发区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产业政策、要素资源、项目需求等信息,打造“永不落幕的招商会”。
三要“驻点招商”。在上海、深圳、苏州等产业发达地区设立3个驻点招商办事处,选派懂产业、会谈判、善服务的干部驻点,重点跟踪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在当地的区域总部、生产基地,收集投资信息,建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总”机制,确保驻点招商取得实效。
(三)强化“落地服务”,在“闭环管理”中提升招商实效性
项目签约不是终点,落地见效才是关键。要坚持“前期抓签约、中期抓落地、后期抓投产”,全周期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长得大”。
一要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开发区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整合市场监管、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将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建立“项目管家”制度,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1名服务专员,全程代办营业执照、用地规划、环评等手续,做到“企业少跑腿、服务多跟进”。
二要破解要素瓶颈。强化土地保障,盘活开发区闲置低效用地,年内清理闲置土地500亩以上,通过“标准地”供应方式保障优质项目用地;加强能耗协调,积极向上争取能耗指标,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行“能耗单列”;加大资金支持,设立1亿元的招商引资专项基金,对重大项目投资方给予最高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