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当前旅游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分析研判我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昨天,主要领导同志专题调研了全省暑期旅游工作,对全力抓好旅游安全和服务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全县上下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推动我县旅游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深刻认识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
今年以来,全国文旅市场强势复苏,特别是暑期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呈现出“旺季更旺”的火爆态势。省内部分地区游客量增长超过200%,一些避暑旅游目的地的7月游客量激增近三倍。这股热潮,既是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有力印证,也是旅游消费模式深刻变革的集中体现。对我县而言,这既是一场必须打赢的“遭遇战”,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第一,这是我县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支点。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守着“绿水青山”这笔宝贵财富,但在如何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上,思路还不够开阔,步子还不够大。当前,旅游消 ……略…… 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单一的观光产品已经难以满足市场。我们必须在供给侧发力,推动旅游产品体系的系统性重塑。一要突出规划引领。要高标准完成我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明确功能分区、发展轴线和重点项目。要提升景区格调品位,坚决摒弃大拆大建、盲目模仿的粗放模式,聘请高水平团队进行精细化设计,将本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情趣融入景区的每一个细节,打造一批有辨识度、有震撼力、有文化味的精品景点。二要丰富产品业态。要大力发展“旅游+”,推动旅游与康养、体育、农业、研学、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加快推进X康养度假区、X河谷户外运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要深入挖掘我县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开发一批沉浸式演艺、非遗体验、农事研学等文旅产品。要顺应市场趋势,优化“小车小团”产品体系,设计一批针对家庭、青年、老年等不同_的定制化、精品化旅游线路。三要完善配套设施。旅游体验好不好,配套设施是基础。要加快推进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打通景区之间的“微循环”,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通达性。要实施旅游住宿品质提升行动,既要积极引进品牌连锁酒店,也要鼓励发展一批精品民宿、特色客栈,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要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实现主要景区5G网络、免费Wi-Fi全覆盖,完善智慧导览、在线预订、智能停车等功能。
(二)在创新宣传营销上下功夫,着力拓展多元化客源。好酒也怕巷子深。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营销观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矩阵。一要善用新媒体。要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等新媒体渠道,策划一批有创意、有爆点的宣传内容,主动设置议题,持续制造热点。要建立与网络达人、旅游博主的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他们的视角和镜头,生动地讲述X故事,展示X美景。二要实施精准营销。要加强与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合作,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描绘客源地、游客画像和消费偏好,针对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精准投放和靶向营销。要围绕“避暑游”“康养游”“乡村游”等主题,赴重点城市开展专场推介会,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共同开发跨区域旅游线路。三要强化品牌塑造。要整合全县宣传资源,集中力量打造“X”这一核心品牌。要精心设计品牌标识、宣传口号和文创产品,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要通过举办高水平的节庆活动、体育赛事来提升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X品牌深入人心。
(三)在优化服务保障上下功夫,着力营造一流旅游环境。服务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过程。一要提升服务效率。各相关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涉旅项目审批流程,为文旅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要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快速处理机制,确保游客反映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和解决。对于游客的合理诉讼,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二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开展联合,重拳整治“黑车”“黑导”、欺客宰客、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对全县的酒店、餐馆、商店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形成强大震慑。要建立旅_业诚信体系,引导经营主体诚信经营、文明服务。三要营造文明旅游风尚。要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引导游客和市民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要组织发动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在重点景区、交通枢纽设立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让游客在X处处感受到温暖和善意。
三、坚守底线,筑牢屏障,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抓好旅游安全工作
安全是旅游业的基石,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当前正值暑期主汛期,客流量大,天气复杂多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零容忍”的态度和“万无一失”的标准,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一)压实安全责任链条。要严格落实“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承担起属地管理责任,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文旅、交通、公安、应急、卫健、市监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行业监管责任。各旅游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确保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四到位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