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和消防基层基础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_关于安全生产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决策部署和省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形势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基层基础是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要求,全面提升基层安全治理效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安全屏障。
一、筑牢根基,全面夯实基层安全发展基础
_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基层是安全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持续强化基层基础,才能有效提升整体安全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当前,我市基层安全基础仍存在薄弱环节,亟需我们聚焦关键领域,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实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的坚实根基。
(一)强化_机制建设,完善基层治理架构。_机制是基层安全治理高效运行的核心保障。必须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响应迅速的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_机制。要明确乡镇(街道)(工)委、的领导责任、属地 ……略…… 统、移动终端、智能巡检设备等,提升风险感知、早期识别、智能预警能力。要推动基层接入和使用上级建设的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利用数据分析技术研判本区域安全形势,为决策提供支持。要推广应用智能烟感、电气火灾监控、智慧用水等物联感知设备,提升对“九小场所”、老旧小区、出租屋等薄弱区域的火灾预警能力。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要注重数据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保护重要数据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二、聚焦关键,系统提升基层安全治理效能
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聚焦关键环节,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基层安全治理的现代化水平。_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这要求我们的基层治理工作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几个核心维度,深入探讨如何系统性提升基层安全治理的实际效能,确保各项措施不仅能落地,更能产生实效。
(一)提升风险防控前瞻性。一是增强风险识别敏锐度。基层单位需建立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组织专业力量定期对辖区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危险源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动态评估。要重点关注新业态、新工艺可能带来的新型风险,以及老旧设施、薄弱环节存在的传统风险。要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等级,建立风险数据库和分布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强化风险预警精准度。要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网络,整合利用各种监测监控手段,包括视频监控、传感器、无人机巡查等,对高风险区域、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要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传递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给相关责任单位和可能受影响的人群。要定期开展风险形势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防范建议。三是优化风险干预有效性。针对识别出的风险,要制定并落实具体的_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推行风险分级_,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差异化的_策略。要督促企业落实风险_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风险公告、岗位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要鼓励采用工程技术手段降低风险,从本质上提升安全水平。
(二)增强监管规范性。一是完善制度体系。要依据上位法,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监管的职责权限、程序标准、_裁量基准等,为基层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引。要全面推行行政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行为阳光透明、合法规范。要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统一尺度和标准。二是创新方式方法。要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监管的公平性和效率。要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要积极运用联合、交叉等方式,整合资源,形成监管合力。要探索实施“+服务”模式,在严格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三是提升人员素养。要加强基层人员的资格管理和业务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技能。要定期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比武等活动,提升人员的实战能力。要强化监督,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树立洁公正、文明规范的形象。
(三)提高应急救援时效性。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要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辖区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制定修订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处置措施和人员职责。要加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确保协调联动。要简化基层应急预案文本,突出实用管用。二是加强应急力量建设。要整合优化乡镇(街道)现有的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企业应急救援队以及民兵应急力量等,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要加大队伍装备配备和训练演练力度,提高其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简单医疗救护等先期处置能力。要建立应急专家库,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强化应急响应处置。要建立健全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响应。要完善信息报告机制,按照规定及时、准确上报突发事件信息。要加强现场指挥协调,确保救援行动有序高效。要保障应急通信畅通,配备必要的卫星电话、对讲机等通信设备,确保在公网中断情况下仍能保持联络指挥。
(四)拓展宣传教育覆盖面。一是丰富宣传教育内容。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和消防法律法规、常见事故灾害防范知识、自救互救技能等核心内容,开发制作通俗易懂、便于传播的宣传产品。要针对不同_,如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农村留守人员等,设计差异化的宣传教育方案,提高针对性。要及时宣传解读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要求。二是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矩阵。要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面对面地进行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建设并用好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社区宣传点等固定阵地。要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应急演练观摩、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宣传的吸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