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前期我区在XX街道新山村开展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集体补助机制、织密特殊_养老保障网的具体工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民生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区人社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养老保障科、基金监督科等相关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分管人社工作的副主任及人社服务所全体经办人员,各村(社区)组织、主任及负责养老保障工作的专干,区财政局、民政局、残联、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还有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代表。刚才,区人社局就XX街道新山村试点工作的整体情况、成效亮点和经验做法作了专题汇报,XX街道就试点推进中的组织协调、群众动员、程序规范等具体工作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新山村村委会负责人就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监管作了补充说明,几家单位的发言都很全面、很具体,既有详实的数据支撑,又有鲜活的实践案例,充分体现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机制的重大意义

  _指出,“民生是最大的,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保障城乡居民老年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集体补助机制、为特殊困难_提供额外养老支撑,更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共同富裕、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生意义和发展意义。

  (一)推广集体补助机制是筑牢民生底线、保障特殊_基本生活的必 ……略…… 202x年底,我区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2.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压力持续增大。传统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依靠“个人缴费、补贴”,保障水平相对有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集体补助机制的建立,创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构建了“保基本、集体强补充、个人添保障”的“三支点”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部分地区已经探索开展了集体经济补助养老保险工作,但大多处于“零星试点、缺乏规范”的阶段,而我区在XX街道新山村的试点,通过制定规范的补助方案、严格的民主程序、透明的资金监管,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集体补助制度的创新突破。这种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特殊_的养老保障水平,更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底线更牢、差距更小”的富裕,通过集体补助机制,我们将更多资源向特殊困难_倾斜,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提升福祉,正是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具体行动。比如街道村的脱贫不稳定户X某某,今年65岁,妻子患有慢性病,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之前每年仅缴纳300元的养老保险费,月领取养老金145元,纳入集体补助范围后,村集体每年为其补助200元,帮助他将缴费档次提高到500元,预计未来月领取养老金可增加到180元左右,家庭养老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从长远来看,随着集体补助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特殊_与普通群众之间的养老待遇差距将逐步缩小,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结试点经验,准确把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机制的核心要点

  XX街道新山村的试点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村情民意、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集体补助机制,必须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要点,确保这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避免走弯路、出问题。

  (一)坚持引领、民主决策,是确保集体补助机制“顺民意、得民心”的根本前提

  引领是基层工作的“定盘星”,民主决策是群众工作的“生命线”。新山村在试点工作中,始终把引领贯穿全过程,把民主决策作为关键环节,确保集体补助工作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一方面,强化引领,成立了由村支部任组长的集体补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从方案制定到资金筹集,从对象确定到资金拨付,都由村支部牵头推进,确保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确定补助对象时,针对“是否将脱贫不稳定户纳入补助范围”的问题,村支部多次组织员干部讨论,最终结合村实际情况,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与低保户、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一并纳入补助范围,得到了员群众的一致认可。另一方面,严格民主程序,始终遵循“四议两公开”制度(村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确保集体补助工作全程透明、规范有序。新山村组建了由村“两委”干部、员代表、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专项调研组,分成5个工作组,分片走访了全村12个村民组,累计走访群众320余户,收集到关于补助对象范围、补助标准设定、资金使用透明等方面的建议48条。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先后召开村“两委”会议3次、员大会2次、村民代表会议2次,对方案进行反复讨论修改,最终确定的《新山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方案》,明确了“补助对象为村域内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低保户、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资金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列支”等关键内容,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7天,期间收到群众咨询12人次,村“两委”均安排专人逐一解答,确保群众对方案的知晓率和认可度达到100%。这种“引领+民主决策”的模式,不仅保证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让群众感受到了“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反观个别地区在类似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大多是因为缺乏引领、民主程序不规范,导致方案与群众意愿脱节,最终难以推进。因此,在全区推广集体补助机制,必须把“引领、民主决策”作为根本前提,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二)立足集体经济实际、精准确定补助标准,是确保集体补助机制“可持续、能长效”的关键基础

  集体补助机制能否长期坚持,核心在于是否与村集体经济实力相匹配,是否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新山村在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不贪大、不求全”的原则,立足村集体经济实际情况,科学确定补助标准和范围,确保集体补助工作可持续推进。一方面,精准评估集体经济实力,在制定补助方案前,新山村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支出情况、未来预期进行了全面梳理,202x年新山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厂房租赁(年收入120万元)、集体林地承包(年收入30万元)、特色农产品销售(年收入30万元),扣除必要的运营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后,可用于民生保障的资金约40万元。基于这一实际,村“两委”经过反复测算,确定首期拿出3400元用于集体补助,覆盖34名特殊_,人均补助100元,仅占当年可用于民生保障资金的0.85%,既不会对村集体经济造成压力,又能切实帮助特殊_。另一方面,动态调整补助政策,新山村明确提出,将根据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情况,逐年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计划2026年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2027年覆盖所有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村域内困难群众,确保集体补助与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这种“量入为出、动态调整”的做法,为集体补助机制的长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相反,如果脱离集体经济实际,盲目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不仅会加重集体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导致集体补助机制“昙花一现”。比如镇村曾在202x年尝试开展集体补助工作,在集体经济年收入仅50万元的情况下,盲目将补助标准定为每人每年300元,覆盖80名群众,当年支出补助资金2.4万元,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资金的近10%,加上其他民生支出,导致村集体经济出现缺口,次年不得不暂停集体补助工作,群众意见较大。因此,在全区推广集体补助机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导各村(社区)根据集体经济实际情况制定补助方案,既不搞“一刀切”,也不盲目攀比,确保集体补助机制能够长期坚持、发挥实效。

  (三)强化部门协作、严格资金监管,是确保集体补助机制“零差错、零风险”的重要保障

  集体补助资金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做到“专款专用、全程监管”,而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则是确保工作高效推进、资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新山村试点工作中,区人社局、XX街道、新山村三级联动,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和“全程监管、阳光透明”的资金管理模式。一方面,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区人社局主动作为,成立了由养老保障科牵头的试点工作指导组,先后6次到新山村开展政策指导,帮助制定补助方案、梳理工作流程、对接信息系统,确保集体补助资金能够准确注入参保人个人账户;区民政局、残联及时提供新山村低保户、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名单及动态变化情况,为精准确定补助对象提供了数据支撑;区财政局指导新山村建立集体补助资金专户,规范资金拨付流程;XX街道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日常监督,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各部门的协作配合下,新山村试点工作仅用20天就完成了从方案制定到资金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