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2025年"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

​​县2025年"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_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x-2025年)》及2025年一号文件关于"深化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部署要求,我县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以"返家乡"社会实践为抓手,组织引导1268名XX籍高校学子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服务家乡发展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县2025年"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一、高位统筹强统筹,构建"全链条"实践体系

  针对以往社会实践存在的"组织松散、供需错位、保障薄弱"等问题,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坚持系统思维,从_入手打通"部署-落实-反馈"闭环。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团县委、县人社局、县教育局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专项工作组,制定《XX县2025年"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明确 ……略…… 特色文化挖掘组""电商助农轻骑兵"等特色团队,深入全县21个农业产业园区、37个传统村落开展实践。

  在XX镇葡萄种植基地,"产业观察团"成员跟随农技专家开展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调研,形成《XX镇葡萄产业标准化生产优化建议》,被镇采纳后推广,预计可提升亩均收益12%;在XX乡非遗工坊,"文化挖掘组"协助整理苗绣、竹编等传统工艺历史资料,设计"非遗+直播"推广方案,帮助工坊开通抖音账号,首月销售额突破8万元;在XX村电商服务站,"助农轻骑兵"开展"农产品上行"实操培训,指导村民拍摄产品短视频、设置直播话术,帮助销售滞销蜂蜜3000余斤、高山蔬菜5000公斤。

  ​​(二)聚焦基层治理,搭建"一线练兵场"​​

  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目标,推动98名大学生到社区担任"治理观察员",参与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具体事务。

  在XX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学生们联合社区工作者开展"敲门行动",走访居民1200余户,梳理停车难、管网老化等问题23项,形成《老旧小区改造居民需求清单》,为决策提供参考;在XX街道"12345热线接听"岗位,学生们协助处理民生诉求187件,其中独立协调解决物业纠纷、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42件,群众满意度达98%;在"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期,学生们组建"文明劝导队",在交通路口、农贸市场开展宣传引导,发放倡议书5000余份,推动解决乱堆乱放、飞线充电等问题67个。

  ​​(三)聚焦专业赋能,搭建"岗位练兵台"​​

  针对理工科、文科、医学等不同专业学生,协调县医院、县融媒体中心、XX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专业对口"实践岗位。

  县医院接收27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跟岗学,参与门诊导诊、病例整理等工作,带教医生评价"学生上手快、沟通能力强,缓解了门诊压力";县融媒体中心安排15名传媒专业学生参与短视频制作、新闻采编,其中2名学生主创的《老匠人的新车间》微视频被"学强国"XX平台转载;XX科技有限公司接收43名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学生参与生产线调试、产品研发,学生们提出的"设备节能改造方案"被采纳,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电费15万元。

  三、双向赋能促实效,激活"可持续"实践动能

  坚持"实践成果双向转化",既让青年在实践中成长,也让家乡因青年得发展,推动形成"青年服务家乡、家乡成就青年"的良性循环。

  ​​(一)以实践促成长,青年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每日小结+每周研讨+期满考评"机制,学生们普遍反映"理论课上学的是公式,实践中悟的是方法"。结项考核显示,92%的学生认为"沟通协调能力明显提升",87%的学生掌握了"调查研究基本方法",76%的学生表示"职业规划更清晰"。其中,23名学生因表现突出被实践单位提前录用,18名学生主动申请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联盟"成员。

  ​​(二)以实践聚合力,校地联系更加紧密​​

  实践期间,各高校团委与我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6份,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12个。XX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县设立"基层治理研究中心",XX职业技术学院与我县电商协会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为常态化开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