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数据资源管理局以为指导,学贯彻精神,贯彻落实省市县“一改两为五做到”会议精神,坚定执行县委、以及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切实履行数据资源和服务各项职能。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x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数据资源工作

  我局立足数据资源管理职能,依托县信息化建设基础,提出“四个一、三中心、五平台、N个应用”建设模式,四个一:“一朵云”(云)、“一张网”(电子外网)、“一张图”(GIS一张图)、“一堵墙”(网络a全防护);三中心: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五平台:视频资源交换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皖事通办平台;N个应用:基于以上基础设施开展网上办事大厅、平安X、智慧安监、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档案等多个智慧应用建设,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1.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用数据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我县在服务大厅二楼建设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接入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视频资源交换平台、网格化管理系统、蓝天卫士高空监控系统、智慧水务等系统,承担城市运营管理指挥工作的统筹规划、机制建设、综合协调、应急指挥、信息汇聚、态势监测等职能,为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支撑,实现城市运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目前指挥中心配备LED大屏和48个席位,入驻生态环保分局、城管局、交通局、公安局、水利局、供水公司等部门,进一步满足城市运行管理、应急指挥调度需求,实现更精准、智能的决策管理和事件的集中处置,以智能化手段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2.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建设。为进一步丰富时空大数据,在县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已有成果上,我县建设了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实现统一时空基础下的规划、布 ……略…… 公民身份信息、婚姻信息、车辆信息、社保信息、公积金信息、低保信息、违章信息、新农合信息、不动产信息等数据。企业群众申请贷款不再需要提供繁琐的贷款资料,最快三分钟即可放款。自201x年4月17日上线以来,农商行金农信e贷业务授信户数2.07万户,授信金额19.1亿元,用信金额达9.7亿元。

  7.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选取关北社区作为县智慧社区试点,依托“和家网”平台,以统一的门户形式集成智慧社区服务云平台,包含服务、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周边商圈服务等,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以智慧社区建设的实际成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统筹信息化项目管理。按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我局统筹做好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工作,今年组织专家审核论证信息化项目14个,审核项目总金额约1亿元。自201x年至今,我局审核论证核减项目预算金额约2亿元,审核项目总金额约7.6亿元,节约金额约占项目总金额的26%,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为我县财政节约资金。今年组织专家验收项目17个,项目累计金额约4300万元,如公安局前哨系统采购建设项目、司法局远程视讯系统项目等。

  9.加强电子网管理。按照省市有关加强电子建设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全县电子建设和应用工作。我县于20xx年正式启动电子外网集中平台的建设工作,机构改革后由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工作,目前我县电子外网建设已覆盖全县各县直单位、32个乡镇、310个行政村(社区),并依托电子外网,建设了云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等业务平台,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了基础支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a全法》以及网络a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定期开展三级等保测评工作,同时要求电子外网运维和使用单位做好网络a全防护工作,有效防范了蓄意攻击、破坏网络信息系统及传播、粘贴非法信息等突发紧急事件的发生,全方位保证电子外_全运行。

  (二)服务工作

  1.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我县各类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到县服务大厅,目前县大厅共入驻安徽服务网事项1796项。按照“应进必进”要求,推动县税务局、人社局、公安局、房管中心、县司法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等多家单位整合入驻县服务大厅,县服务大厅向“一站式、集成式”建设目标进一步迈进。

  2.纵深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我县于202x年9月25日在全市率先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服务工作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规范了办事行为,避免了窗口岗位流动性大,业务“部门化”等问题。202x年11月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受分管领导委托专门到县调研综合窗口改革情况,并拟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目前大厅设置“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28个,为全省设置综合窗口规模最大的县级服务大厅,企业开办、工程建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领域相关事项均可在综合窗口进行办理,今年以来,综合窗口共受理办件156787件。为进一步提升综合窗口改革质效,我局在全省率先推行综合窗口无柜台式肩并肩服务模式,工作人员从柜台内走到柜台外,与办事群众无阻碍交流,缩短了和办事群众在距离上的限制,实现了受理人员由“我办”到“帮办”的角色转变;从而进一步拉近了服务距离,增强了办事体验,提高了群众满意度。目前,服务北大厅医保、卫健、人社、民政等39个窗口均已推行肩并肩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常态化推进“一把手”坐窗口工作。县印发《县服务单位“一把手”坐窗口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县服务部门“一把手”和分管负责同志深入服务大厅开展“坐窗口”活动。自4月4日开展活动以来,全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到窗口换岗接班,采取“帮办代办”“陪同办”“坐窗办”等形式,“走流程”体验1731项事项办理。截至目前,各单位“一把手”坐窗口167人次、分管领导到坐窗口836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09个(次)。

  4.推动全国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层联系点试点建设。202x年县入选全国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层联系点试点县,我县通过“好差评”体系、12345服务便民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渠道与全国一体化服务平台投诉建议体系的对接联动,不断强化与企业和群众的常态化沟通互动,主动发现办事堵点,及时掌握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畅通堵点问题直达反馈通道,进一步发挥县级平台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5.提供涉企事项帮办代办服务。我局协调17个相关单位梳理245个涉企服务事项,进一步减少群众和企业跑腿次数,通过组建帮办代办队伍,设立帮办代办专区,建立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在服务大厅和县“一园两区”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对一”的贴心帮办代办服务。今年以来,已为企业群众提供794次帮办代办服务。

  6.全面推行“一制度两窗口”工作举措。自202x年2月26日起,县服务大厅实施周末轮岗制度、设立涉企服务窗口和“找茬”窗口,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以及办事时碰到“难点”“堵点”反映不畅的困扰。自举措实施以来,周末累计办事29199件,企业服务窗口办理事项16件,“找茬”窗口办理7件。

  7.设置企业服务专厅。围绕实现“前台无差别全项受理”的目标,在服务大厅二楼设置企业服务专厅,引入服务综窗超级柜台,以集成化、一体化的智能柜台硬件设备为使用载体,通过人机对话自动定位办事要点、材料自动分类、材料智能审核等智能化服务,大幅度降低了综窗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真正做到了“一柜、一机、一人”就能办理400多个涉企服务高频事项,使窗口人员从“专科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截至目前,企业服务专厅已为企业提供办件服务760次。

  8.推广“免申即享”惠企模式。为进一步解决企业奖补兑现难、掌握信息不对称、申报时间短、审批慢等实际问题,加快完善以奖补事项为基础的政策归类、发布、查询、受理、审核、兑现全流程机制,县积极推广“免申即享”惠企模式,在阜阳策奖补兑现平台梳理发布政策188条,涉及政策文件76个,相关业务部门27家,其中免申即享政策158项,限时即享政策30项。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阜阳策奖补兑现平台方便快捷地找到适用的政策内容。平台实行“一张表单、一个窗口、分类审核、集中支付”审核运行机制,并对政策主管部门受理、审核期限和财政部门兑现资金期限进行了明确,有效解决了财政奖补“难、烦、慢”问题,审批效率大大提升。

  9.推进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为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我局对标学沪苏浙等地区助企便民“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加快实现更多服务集约集成、便捷高效、首创首用。我局积极协调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