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是农民群众出行、农产品流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重建轻养”问题日益凸显,养护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县长,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投入提出以下建议。
一、正视问题、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投入的紧迫感
当前,我县农村公路养护面临“三大矛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农村公路里程持续增长与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截至202x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公里,其中县道公里、乡道公里、村道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XX%。然而,养护经费投入却未同步增长,县道年养护标准仅为元/公里,乡道、村道更低至元/公里,远低于省级元/公里的最低标准。例如,镇农村公路里程达公里,但年度养 ……略…… 024年我县通过申报,争取省级养护补助资金万元,较上年增长XX%。二是提高县级财政配套。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与公路里程、养护成本联动的增长机制,确保县道、乡道、村道养护标准分别达到元/公里、元/公里、元/公里以上。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统筹使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车辆购置税补助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优先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例如,县整合涉农资金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公里,公路通行质量显著提升。
(二)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资金筹措“新渠道”。一是探索发行专项债券。对养护需求大、收益稳定的项目,如危桥改造、安防工程等,打包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例如,县发行农村公路专项债券万元,用于实施公里生命防护工程,项目收益覆盖债券本息。二是推广“以路养路”模式。在公路沿线规划广告牌、充电桩、服务区等经营性设施,通过拍卖广告权、经营权等方式筹集养护资金。例如,县在国道沿线建设个服务区,每年收取租金万元,全部用于公路养护。三是开展“公路+产业”试点。将农村公路养护与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等产业结合,实现“以产养路”。例如,镇在公路边坡建设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万千瓦时,收益XX万元用于公路养护。
(三)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全民参与“大格局”。一是推行“路长制”+群众自治。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将公路养护纳入村规民约,动员沿线群众参与日常保洁、边沟清理等工作。例如,村成立“护路队”,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每年节约养护成本万元。二是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将公路养护与就业帮扶结合,开发护路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低收入群众就业。例如,县开发护路公益岗位个,每人每年增收元,实现“养护公路、帮扶群众”双赢。三是倡导“企业认养”模式。鼓励企业通过捐资、捐物、捐劳等方式认养公路路段,树立企业形象,履行社会责任。例如,企业认养公里公路,每年投入万元用于绿化、安防等工程。
三、强化管理、提升质效,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养护资金来之不易,必须“花在刀刃上”,实现“建养并重、管护结合”。
(一)完善制度体系,让资金使用“有章可循”。一是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审批程序、监督机制,杜绝“跑冒滴漏”。例如,县建立养护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推行“绩效评价”机制,将养护质量与资金拨付挂钩,对未完成养护目标的乡镇扣减经费,对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例如,县实施“以奖代补”政策,202x年奖励个乡镇万元,调动了基层养护积极性。三是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挤占、挪用养护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震慑效应。
(二)创新养护模式,让资金投入“事半功倍”。一是推广“预防性养护”。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在公路病害初期实施微表处、裂缝修补等低成本养护,延缓大修周期。例如,县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使公路使用寿命延长年,节约大修资金万元。二是推行“专业化养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养护公司,实行“管养分离”,提升养护质量。例如,县将农村公路养护打包招标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