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中小学体育“向阳行动”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X市新时代学校体育“向阳行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切实提升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市中小学校长代表,以及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代表。刚才,X县教育局、X中学、X小学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各自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经验与计划,内容详实、思路清晰,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体育“向阳行动”的重大意义
(一)落实国家战略要求,践行教育使命担当
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实施体育“向阳行动”,正是对标国家战略,补齐教育短板的重 ……略…… 发幼儿运动兴趣;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培养篮球、足球、跳绳等1-2项基础运动技能;高中阶段则引导学生发展田径、游泳等专项特长。例如,X小学将花样跳绳融入日常体育课,开发出校本课程,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跳绳技巧,还在省级跳绳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三是强化“学、练、赛”联动。各校要将校内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班级联赛、年级对抗赛,让学生在实战中巩固技能,提升运动水平。
(二)加强活动开展,保障学生运动时间
一是严格执行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制度。各校要科学规划大课间、体育课、课后服务等时段,确保学生运动时间落实到位。在大课间活动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式,如中学开展的“武术操大课间”,将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操结合,深受学生喜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试点推行15分钟小课间体育活动,利用碎片化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二是推进体育社团全覆盖。各校要结合学生兴趣和学校特色,开设足球、篮球、健美操等多样化社团,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同时,将体育社团活动与课后服务深度融合,如小学在课后服务中设置“体育拓展课程”,聘请专业教练指导,学生参与率达到95%以上。三是建立家庭体育作业制度。各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周布置2-3次家庭体育作业,内容涵盖跳绳、仰卧起坐等项目,并通过家校沟通平台进行打卡监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三)优化评价机制,发挥导向激励作用
一是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要综合体育课出勤、课堂表现、体质健康测试、课外锻炼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例如,X中学建立了“体育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每学期的运动技能进步、竞赛获奖等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教师教学考核。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体育竞赛成绩等纳入体育教师绩效考核,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同时,合理核定体育教师工作量,将组织阳光课间、课后训练等工作折算为教学课时。三是深化中考体育改革。严格落实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设置要求,科学调整体能和技能项目分值占比,引导学生重视日常体育锻炼。例如,从2026年起,我市中考体育将增加球类技能测试项目,进一步提升考试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四)健全竞赛体系,打造特色体育品牌
一是构建三级竞赛网络。完善市、县、校三级体育竞赛制度,形成“校级联赛-县级选拔-市级决赛”的赛事体系。学校层面,小学低学段每学期开展趣味运动会,小学高学段和初高中每学期举办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县级每年举办涵盖5个以上项目的学生体育综合竞赛;市级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田径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向阳杯”综合体育竞赛。二是培育特色体育项目。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重点发展1-2个特色项目,如X县以乒乓球为特色,通过组建县级乒乓球代表队,选拔培养优秀苗子,在省级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连续三年获得团体亚军。同时,鼓励学校与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引入专业资源,提升竞赛水平。三是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每个县(市、区)重点布局3个运动项目,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对口升学原则,建立梯级运动队伍,跟踪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例如,X市通过“足球特色学校一条龙”培养模式,向省级运动队输送了20余名优秀足球运动员。
(五)强化师资保障,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一是加大师资补充力度。各县(市、区)要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优先补充体育教师,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2025年计划新增体育教师300名,其中农村学校占比不低于60%。同时,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学校兼任体育教师或教练。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市、县两级每年至少组织1次体育教师全员培训,内容涵盖新课标解读、教学技能提升、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定期举办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如我市连续五年举办的体育教师优质课竞赛,累计培养市级教学能手50余名,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三是改善教师待遇。各地要参照市直学校标准,将体育教师服装费提高至每人每年1000元,并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中对体育教师予以政策倾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六)改善办学条件,夯实体育发展基础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市、县两级财政要设立学校体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体育场馆建设、器材购置和维护。2025-2027年,计划投入5亿元用于改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确保所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推进资源共享。鼓励学校与公共体育场馆合作,签订开放协议,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场地。例如,X区与市体育馆合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