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近年来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地下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科室人员、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刚才,X县、X区、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X企业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各自在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意义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生态平衡、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做好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加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是践行_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

  _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求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地下水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状况直接反映着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近年来,高度重视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了《地下水管理条例》《地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资源涵养地,加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是践行_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达15.6亿元,先后实施了X个地下 ……略…… 3个地下水监测井新建点位开展地下水采集与监测工作,为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按下“快进键”。工作组对监测点位建设严把关,逐一对井体结构、警示牌设置、周边环境进行“全身体检”,确保每个点位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现场使用专业设备采集经纬度,为监测井生成唯一数字坐标“身份证”,为后期数据精准对接筑牢基础。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地下水监测能力,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是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我市严格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近年来,累计排查整治地下水污染隐患企业326家,关闭取缔违法排污企业45家,督促128家企业建设了地下水污染防治设施。同时,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风险_和修复,累计完成X个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减少了土壤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例如,市镇针对当地一家化工企业遗留的污染地块,投入资金8000万元开展土壤和地下水协同治理,通过采用抽出-处理技术、_反应墙等先进工艺,使该区域地下水污染物浓度较治理前下降了75%,达到了安全标准。,我市还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去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较202x年分别下降了12%和15%,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污染。

  三是监管水平明显提升。我市建立了“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的地下水环境监管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水务局等部门开展了“清水护源”“利剑斩污”等专项行动,仅去年就查处地下水环境违法案件68起,罚款金额达56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起。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监管,提高监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在地下水监测方面,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同步开启“监督+质控”双模式:一是全程盯控第三方采样规范性,二是采集平行样进行实验室比对,从源头守住数据质量“生命线”。此次监测覆盖29项基本指标和13项辅助指标,全方位扫描地下水“健康状况”。目前3个点位采样工作已全部完成,后续将加快推进数据报送与分析工作,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精准导航”。这些措施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规范了企业排污行为。

  四是地下水节约与保护成效显著。我市严格落实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地下水开采_,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有效遏制了地下水过度开采势头。近年来,全市地下水开采量年均减少3.2%,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例如,县通过实施水源置换工程,将原来依赖地下水的镇X村等12个村庄接入地表水供水系统,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达80万立方米,目前该区域地下水水位较实施前平均上升了1.5米。同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去年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8,较202x年分别提升了5个百分点和0.03。

  (二)当前我市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是地下水污染隐患依然存在。虽然我市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排查整治,但部分中小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污染治理设施简陋,偷排漏排现象仍时有发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生态环境局在专项检查中发现,仍有23家企业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其中8家企业未按要求建设防渗设施,15家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部分老旧工业园区因历史遗留问题,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治理难度大。例如,区工业园区由于建成时间早,部分企业早期环保投入不足,目前该区域地下水监测数据显示,有机物超标点位占比达30%,治理需要大量资金和较长时间。

  二是监测网络仍有薄弱环节。尽管我市地下水监测网络不断完善,但在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小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监测点位覆盖率仍然较低。据调查,全市尚有12个乡镇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日常监测需求。同时,监测技术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部分监测项目需要送外检测,监测周期长、成本高,难以满足快速应急监测的需求。,监测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影响了数据的综合利用。

  三是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我市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地下水作为重要补充水源,开采压力持续增大。部分地区为满足工农业生产需求,仍存在超采地下水现象,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监测数据显示,县镇等5个乡镇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8-1.2米,长期下去将引发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业大水漫灌、工业重复用水率低等问题仍然存在,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四是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地下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市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主要依赖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资金缺口较大。据测算,仅完成我市现有污染地块的地下水治理修复就需要资金约25亿元,而去年全市地下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仅为3.5亿元,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同时,由于地下水治理项目周期长、见效慢、收益低,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导致部分治理项目因资金不足而进展缓慢。

  五是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健全。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但目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存在职责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例如,在地下水开采_方面,水利部门负责取水许可管理,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污染防治,由于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重开采、轻保护”的现象。同时,基层力量薄弱,部分乡镇环保机构人员不足、专业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复杂的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求。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下一阶段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针对当前我市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下一阶段,我们要坚持以_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地下水安全为目标,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一)全面加强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

  一是科学规划监测点位布局。要结合我市地下水分布特点、污染源分布、生态敏感区域等情况,制定全市地下水监测网络优化升级规划,进一步加密监测点位,提高监测覆盖率。重点在偏远农村地区、小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重点污染源下游等区域新增监测点位,确保到2026年底,实现乡镇监测点位全覆盖,小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监测点位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对现有监测点位进行评估,对不符合监测要求的点位进行迁建或改造,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二是提升监测能力与技术水平。加大对监测设备的投入,购置一批先进的地下水监测仪器设备,包括便携式水质检测仪、自动采样器等,满足现场快速监测和应急监测需求。加强监测人员培训,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开展地下水污染溯源、风险评估等研究,提升监测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三是健全监测数据共享与应用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平台,整合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监测数据,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动态更新。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研判,定期编制地下水环境质量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监测数据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接受社会监督。例如,每月在网站公布各区县地下水水质达标率、主要超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