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市长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征求意见会议上的讲话 >

市长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征求意见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长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征求意见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东北农业大学的规划编制团队就我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各位与会同志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和工作实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建议,讨论很深入,氛围很热烈。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意见征求会,也是一次思想碰撞会,更是一次编制工作的推进会。“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X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规划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五年我市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成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共同绘制好这幅引领X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要登高望远,深刻把握规划编制的时与势

  编制五年规划,不能仅仅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更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察发展大势,将X的发展置于国家和省的重大战略布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定位。这就像下 ……略…… 究竟处于什么位置?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找准X在国家和省发展大格局中的“坐标系”和“定位点”,才能编制出一个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富有X特色的规划,避免“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二、要聚焦特色,精心谋划X发展的根与魂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在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本地发展。X的发展规划,必须紧紧围绕我市的核心优势,做足特色文章,深挖潜力价值,把规划的战略谋划和项目布局深深扎根于X的沃土之中,体现X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这样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执行力。

  (一)要深耕现代农业“升级田”。农业是X的底色和基本盘,但传统农业大市不等于农业强市。规划必须聚焦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从“大”到“强”的转变。这就像种地,不能总是老品种、老办法,要引入良种良法,精耕细作。要紧紧围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做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谋划推动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应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的重大项目,让“中国大豆之乡”等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二)要点靓矿产资源“绿底色”。矿产资源是老天爷赐予X的宝贵财富,但开发不等于破坏,利用不等于浪费。规划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要坚决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旧观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谋划引入先进的绿色开采技术和循环利用模式,推动矿业经济向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要着力规划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同时守护好X的绿水青山,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要畅通枢纽经济“大动脉”。X地处“两省四市”交汇处的独特区位,是我们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资本。规划必须聚焦这一枢纽功能的强化与提升,下大力气谋划。这就如同疏通人体的“动脉血管”,血管通畅,养分才能输送全身。要围绕构建内通外联、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谋划一批重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要积极发展物流仓储、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等枢纽偏好型产业,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作,努力把X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集散中心和产业协作桥梁,让枢纽真正“流”起来、“活”起来、“旺”起来。

  三、要聚力落实,充分凝聚规划编制的智与力

  编制规划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规划从“纸上”落到“地上”,真正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行动指南。一个好的规划,必须是可操作、可执行、可评估的。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强化落实导向,建立健全保障规划实施的机制,广泛凝聚共识与合力,确保规划中的重点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深化对接畅通“传导链”。规划编制不是高校团队的单方面作业,而是双方深度互动、共同创作的过程。必须加强与东北农业大学规划编制团队的沟通对接,这个过程要贯穿规划编制的始终。各部门、各乡镇不能当“甩手掌柜”,要主动上前,深度参与。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本领域、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基础数据、发展设想和项目需求,帮助编制团队更深入地理解X、吃透市情。同时,也要积极理解、消化和吸收团队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确保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