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县中层机关干部管理赋能及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

在全县中层机关干部管理赋能及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县中层机关干部管理赋能及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大家好!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在此发言。我是来自XX县XX局的XXX,从事文秘工作已逾十年。今天,借这个“充电蓄能”的宝贵机会,结合自身岗位实践与近期学思考,围绕“如何以能力提升推动履职提质”这一主题,和大家分享三点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

  一、以“能力”铸魂,在深学细悟中把稳履职“方向盘”

  _强调:“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能力是第一位的。”作为中层干部,既是政策落实的“中间段”,也是基层实践的“一线兵”,能力不过硬,工作就会偏航走样。结合近年工作观察,我感到提升能力需抓住三个关键点:

  一是把理论武装抓在“日常”。我们办公室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天早会前15分钟固定为“微学”,轮流领学_最新重要讲话、重要会议精神,特别是20 ……略…… 件、本地重点工作进展,形成2万余字的《月度政策要点》。比如,2025年全省推行“数字2.0”建设,我们第一时间收集了17个部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案例,整理成《机关公文数字化处理指南》,将OA系统操作、数据报表规范等内容可视化,科室新人上手时间从1个月缩短至2周。

  二是跨域学“拓得了界”。去年,我被抽调参与全县“十四五”中期评估工作,接触了大量经济、民生、生态等领域数据。为补上“专业知识盲区”,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了统计指标解读、社会调查方法等课程,跟着统计局同事跑了5个乡镇、8家企业,最终形成的评估报告中,“基层治理效能提升”部分被纳入全县重点督查事项。这让我明白,中层干部既要“钻进去”做专才,更要“跳出来”当通才。

  三是实践锻炼“磨得出锋”。我们坚持“以文辅政”与“一线调研”结合,今年围绕“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使用效益”“企业诉求响应效率”等课题,深入XX镇特色农业产业园、XX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蹲点12天,形成《关于优化涉农项目资金拨付流程的建议》《企业高频诉求分类处置指引》等调研报告,其中被县委主要领导批示,相关建议转化为部门具体举措。

  三、以“服务能力”聚力,在用心用情中架起群“连心桥”

  机关工作的本质是服务——服务领导决策、服务部门协同、服务群众需求。作为中层干部,既要当好“参谋员”,更要做好“协调员”“服务员”。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我们重点优化了三项机制:

  一是调研机制“沉下去”。针对以往“坐在办公室想问题”的短板,我们推行“一线工作法”:每月至少2次跟随县领导或自行到乡镇、企业调研,带着问题去、拿着清单回。今年3月,在走访XX村时,村民反映“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维修流程繁琐”,我们立即梳理出涉及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乡镇的7个环节,协调相关部门简化审批表单、压缩办理时限,目前同类问题解决时效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二是解难机制“快起来”。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政策落地慢”“材料重复交”等问题,我们牵头开发了“政策速递”小程序,整合32个部门的187项惠企便民政策,设置“智能匹配”功能,企业输入基本信息即可获取适用政策;同时,在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首接负责+限时办结”制度,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跨部门难题21件,群众满意度从89%提升至96%。

  三是沟通机制“顺起来”。部门间协同不畅是基层常见痛点。我们制作了《全县机关单位职能交叉事项清单》,梳理出12类易推诿的工作场景,明确主责部门和配合职责;建立“每周碰头会”制度,由办公室牵头召集相关单位,现场协调解决文件流转、会议安排、数据共享等问题。今年二季度,部门间协同事项平均办理时长较去年同期减少3个工作日。

  四、以“自律能力”固本,在自警自省中筑牢清“防火墙”

  中层干部身处“承上启下”关键位置,能否守住底线,不仅关系个人前途,更影响单位风气。这些年,我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从三个方面强化自律:

  一是纪律教育“常敲钟”。办公室坚持每月开展“政微课堂”,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本地典型案例、学《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等形式,把纪律要求融入日常。今年结合新修订的《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我们梳理出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