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各位企业家朋友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X相关工作部署,研究推进全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全力推动X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X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是综合实力持续壮大。去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X%,民营经营主体突破X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X%,主营业务收入达到X万亿元,民间投资达到X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超过X%。二是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全市X%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X%的科技成果来自民营企业,每年十万留长大学生中,X%以上流向民营企业,X迈入百亿级行列,X。三是社会贡献持续提升。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X%以上的税收,提供了全市X%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展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主动作为、力尽所能,以实际行动真诚回馈社会。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就没有全市百业兴旺、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X发展的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市工信局、市工商联围绕加快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了表态发言。X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听了很受鼓舞、倍感振奋,从大家身上感受到了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责任担当,使我们对X民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今天在会上我们还同步出台了X,并面向全社会发布了X,对202x年获国家、省、市专项奖励的企业兑现奖励资金。希望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希望全市广 ……略…… 责任的最大公约数,在助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建设中,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带来更稳定更殷实收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二、聚焦创新、聚力转型,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我们要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紧跟转型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发展绿色化、产业高级化趋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要在做大做强主业上聚力突破。用好用活各类产业支持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融入“X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龙头企业配套协作,主动对接X略,深度参与中车长客全产业链布局,加快玉米、肉牛等精深加工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紧密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要助力新兴产业培育,抓好光电信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绿色能源、影视文旅和会展业等4个领域民营企业扶优育强,加快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形成“链主”牵引、推进链式扩张,实现集群集聚发展。要加快未来产业布局,支持优势企业抢抓窗口期,前瞻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数字经济7个新赛道,加快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特别是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目前我市民间投资占固投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聚焦X等重大平台,产业链供应链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市政设施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梳理吸引民间资本的项目清单,发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产业引导基金等撬动作用,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打通堵点难点,让民间资本愿投、能投、安心投。
二要在促进科技创新上聚力突破。持续优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内生动力。要落实好我市科技创新“17条”,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瞄准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聚焦光电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技术瓶颈,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面向全国推行“揭榜挂帅”,助力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快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研究院+公司等新型研发机构,做优科技产业园区功能,完善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科技金融、智慧法务等专业化服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加快市场化、形成生产力。
三要在壮大企业主体上聚力突破。坚持强基和提质并重、培优和育新并举,深入实施“十百千”重点企业培育工程。要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产品、做优品牌,培育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打造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独角兽”。要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十大提升行动”,健全科技型企业“育小、攀高、升规、晋位”培育体系,推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券”,力争到2025年X以上,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科技型企业抢占高地的良好局面。
四要在推动智改数转上聚力突破。坚持先易后难、分业推进、综合施策。要认真落实《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攻坚行动,积极争取省配套资金支持,加快兑现市级奖补资金,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性。要搭建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平台,引育一批优质数字服务商,推广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轻量化改造服务,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优选一批数字化转型“小快轻准”典型案例、“小灯塔”数字车间和智能化工厂,鼓励引导更多民营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实现全覆盖。
五要在加快绿色转型上聚力突破。要主动对接全省X“氢动X”等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我市无废城市、北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等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开发、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大“绿电+消纳”关联行业投资布局,助力打造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要积极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加大民营企业绿色信贷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发展、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重大工程。要引导民营企业用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改造工艺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用能结构,提高企业发展“含绿量”。
六要在深化开放合作上聚力突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导民营企业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融入大市场、联通双循环。要抢抓中俄“东北—远东”地区合作战略机遇,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战略,支持民营企业在扩大经贸交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央地合作等方面主动作为。要放大X等开放功能,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动更多优势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要发挥X等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内外竞争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七要在提升治理效能上聚力突破。要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激励机制,引进现代经营理念、先进管理方法,推动生产经营向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型。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内控机制,妥善防范化解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把培育新时代民营企业家队伍纳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探索民营企业家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培育路径,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有家国情怀、治企有方、兴企有为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三、开放包容、放开搞活,以一流营商环境厚植民营经济发展土壤
我们要全力做好“放”和“活”两篇文章,进一步改变管制思维、强化服务意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尽心竭力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不遗余力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旗帜鲜明为民营企业撑腰鼓劲,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创新创业。
一要提高政务效能。要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可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要大力推行“极简审批”,更大限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能取消审批的一律取消,能告知承诺的一律改为告知承诺。要突出抓好“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更多集成办、联合办事项,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提高办事效率。
二要加大政策支持。要梳理国家和省市已出台的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深化的深化,保持政策持续发力、精准发力。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发布,健全线上线下政策推送机制,解决好企业不知道、看不懂、难兑现等问题。要大力推行“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X是在以往政策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兑现落实,同步做好政策效果评估,及时优化调整。
三要强化法治保障。要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及时废止涉及民营企业的不合理条件和歧视性条款,确保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首违不罚”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