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关于整治歪风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情况的汇报 >

关于整治歪风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情况的汇报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整顿不良风气、推动文明建设的工作安排,聚焦群众关注的问题,严厉整治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推动社区自治等手段,坚持上下协同、纠树并重、点面融合,持续纠正不良习俗,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风尚建设,让文明之风深入基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一、深化宣传教育,树立文明新风

  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落后习俗和陈旧观念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只有根治群众思想“顽疾”,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才能推进移风易俗,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入户宣传,树立文明新风标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婚礼抬花轿、奢华宴会等问题,市纪委监委组织编排了折子戏《彩礼_》《扶贫_》《祝寿_》,并在全市500多个村庄和社区巡回演出50多场次。通过 ……略…… 二)推行村规,助力淳朴民风。督促各乡镇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办理红白事宜的指导意见》。依托村民自治,各村红白理事会根据村情民意,组织代表修订村民公约,将红白事酒席桌数、酒席金额、办理天数等具体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此举遏制了丧事比“孝心”、婚事比“财力”、建房乔迁比“气派”等攀比风气,村风民风日益淳朴,减负效果显著。截至目前,柴家镇12个村共办理红事102宗,累计为群众减负182万余元;办理白事54宗,累计减负67万余元。分布广泛的村规民约为全市各村庄营造了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三)评先评优,树立良好家风。各村积极发扬传统美德,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荣誉评选,树立典型榜样,引导群众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在全市营造了文明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以下化乡南桑峪村为例,该村弘扬孝老爱亲、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设有德孝墙、爱心墙、清廉墙,定期记录村民文明事迹。该村先后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150户、“五好家庭”10户、“文明家庭”20户、“孝子贤媳”35人、“好婆媳”8户28人,文明新风蔚然成风,村级事务管理井然有序,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南桑峪村今年被评为全省清廉村居建设示范单位,展示了评先评优项目在促进良好家风建设中的显著成效。

  三、坚持纠树并举,推进社风民风成风化俗

  纠“四风”与树新风有机统一,“纠”是“树”的前提和基础,“树”是“纠”的巩固和深化。202x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联动监督全覆盖优势,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及各级党委主体责任。通过列席会议、实地走访等形式,督促市乡两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将除陋习树新风、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进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的健全,并坚持从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出发,强化落实移风易俗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全市198个村规民约制定修订率和红白理事会建设率均达100%。在监督管理的同时,积极推广先进村(社)的好经验、好做法。例如,城区街道办西王村探索“一核三访五议工作法”,坚持村民自治,制定明确的红白事规章制度,每家办事可节约4.5万余元,累计为村民节约超过450万元,切实减轻百姓负担。移风易俗非一朝一夕的功夫,须久久为功。市纪委监委将移风易俗作为清廉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本地资源,开展优秀“两约”征集活动,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多种文艺形式将村规民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唱在口中、融入心中。至今,全市已收到优秀“两约”作品300余件。与市委宣传部、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移风易俗大家谈,文明新风我来树》专栏节目,邀请社会各界200余人次围绕移风易俗主题畅谈建言,并通过报道50个身边典型事例论述,在全市形成弘扬新风正气、培育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

  四、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一)推进作风向好常态化。市纪委监委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对“四风”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强化移风易俗的监督检查。每季度开展3次全面检查,重点核查党员、国家公职人员及苏乡干部是否存在浪费公款、公车私用、违规宴请等问题。在重要节日期间,提前一个月发出提醒通知,节日期间进行6次明察暗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