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年8月18日,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并决定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的产生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为什么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要重新修订?新修订的《条例》有哪些亮点?如何严格执行《条例》?这是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要问题。既是《条例》知识的学,又是一次课教育。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历代《条例》重要内容和特点
纪处分条例,作为规范组织和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在我国的内法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多年来与时俱进、几经修订,如今已经是第四代“升级版”。那么,“历代版本”有哪些重要内容和特点,我们一起进行简要回顾。
1997年版:将违纪种类分为七大类
早在1997年2月,就曾发布实施《中国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试行条例共172条,将违纪种类分为七大类:类错误,组织、人事类错误,经济类错误,失职类错误,侵犯员权利、公民权利类错误,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类错误,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类错误等。
20xx年版:将违纪种类分为九大类
20xx年12月31日,《中国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发布施行,摘掉了“试行”的帽子。这一版的《条例》共178条,将违纪种类分为九大类:违反纪律的行为,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违反洁自律规定的行为,贪污贿赂行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失职、渎职行为,侵犯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等。
20xx年版: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
20xx年10月修订印发了《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并于201x年1月1日起施行。
20xx年版《条例》实现纪法分开,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反纪律条款,把非组织活动、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等列入违反组织纪律要求中,使违纪者不能再心存侥幸。
修订后的《条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从原来的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3编、11 ……略…… 维护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纪律建设的性、时代性、针对性,使全面从严治的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二是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提高纪律建设的性
的明确提出把的建设摆在首位,强调的建设是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服从,坚持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局第六次集体学时,深刻阐述了的建设作为的根本性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加强的建设的具体要求,强调要把准方向、坚持的领导、夯实根基、涵养生态、防范风险、永葆本色、提高能力。指出,在的六项纪律中,纪律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以来发现的管治的所有问题,从本质上看都是问题,都是“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对不忠诚不老实的问题。修订《条例》,紧紧围绕和关于加强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把建设摆在首位,把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根本的纪律和规矩,对管治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反复强调的“七个有之”问题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规定,不断完善制度。通过严明纪律和规矩,引导全增强“四个意识”,推动各级组织和员干部始终自觉地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同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令行禁止,确保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
三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高纪律建设的时代性
的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民生领域等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严重侵蚀我们的宗旨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条例》紧密结合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增加了相应处分规定。一是规定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力,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失察失责,造成较大损失或者重大损失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二是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增加对扶贫脱贫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行为的处分规定,对在扶贫工作中有克扣群众财物、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三是把惩治“蝇贪”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增加对利用宗族或者黑恶_等欺压群众,或者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_充当“保护伞”行为的处分规定。这些规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体现了纪律建设鲜明的时代性。
四是总结实践经验,着力提高纪律建设的针对性
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全面加强的领导和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取得卓著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立案审查的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被查处的中管干部不少都存在违反规定精神新形式新表现,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管治的突出问题和监督执纪中发现的新型违纪行为,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凝练为纪律规定,扎紧制度篱笆,促使广大员明规矩、存戒惧。针对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家风不正等问题,在生活纪律中增加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等行为的处分规定,以引导广大员干部增强自律意识,严格约束操守,加强家风建设,更好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五是把执纪和贯通起来,使全面从严治的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的以来,多次强调,要严格依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纪和贯通起来。纪律和法律本质目标是一致的,规纪是国法的先导。纪法贯通,首先是坚持纪严于法,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通过抓纪律执行避免员干部犯更大的错误。这次修订《条例》,贯彻把“严”字长期坚持下去的要求,扎紧制度笼子,促使广大员明规矩、存戒惧,筑牢不可触碰的底线。《条例》在坚持纪严于法的同时,做好纪法衔接,规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员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原则上先作出纪处分决定,并按照规定给予处分后,再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明确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员有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浪费国家资财等违反法律涉嫌犯罪行为的,应当给予撤销内职务、留察看或者开除籍处分,与监察法做好有效衔接。
三、新《条例》增改合简要内容及要点
这次新《条例》,新增11条,修改65条,整合2条
(一)在总则方面。共5章43条,新增1条,修改25条,整合2条。具体为:在指导思想中写入以为指导、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等内容;在总体要求上增加组织和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规定;将实践中普遍运用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充实到《条例》中;将以来不收敛、不收手等情况作为重点查处的案件类型;充实完善了对违犯纪的组织的处理方式;体现从严要求,完善了从重加重处分的情形;与监察法规定的职务犯罪情形相衔接,完善纪法衔接条款。
(二)在纪律方面。共26条,新增5条,修改12条。具体为:落实《局关于加强和维护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增加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保持一致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山头主义、制造散布传播_言等破坏的团结统一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对不忠诚不老实行为的处分规定;为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增加干扰巡视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实巡视巡察整改要求的处分规定;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对组织、利用z-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的首要分子从严处理;坚定理想信念,增加对信仰z-教员的处理规定;将履行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失职、不按照有关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诬告陷害由其他纪律调整到纪律。
(三)组织纪律方面。共15条,修改5条。具体为:对故意规避集体决策、借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等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对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作出细化规定;对干部选任工作中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跑官要官、突击提拔或调整干部等行为作出补充规定。
(四)洁纪律方面。共27条,新增2条,修改12条。具体为:针对“四风”隐形变异,对以学培训、考察调研、职工疗养等为名变相公款旅游等违反规定精神新表现作出处分规定;强化对员干部从事营利活动的监督,增加对利用决策、审批过程中掌握的信息买卖股票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等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行为的处分规定。
(五)群众纪律方面。共9条,新增1条,修改5条。具体为:聚焦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重加重处分,增加利用黑恶_欺压群众、充当黑恶_“保护伞”行为的处分规定;完善对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群、干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