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2025年全县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在2025年全县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题召开2025年全县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过去,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进展、有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下,我们必须提高站位、真抓实干,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推动XX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攻坚责任感

  (一)领悟战略意义,践行绿色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贯彻这一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二)把握现实需求,明确发展方向。从XX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制约着经济的高质 ……略…… 护。修订完善饮用水源地保护总体规划,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域巡航力度,建立健全水源保护长效管护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整治,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污染水源的活动,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三是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因地制宜推广适合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置率。

  (三)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筑牢土壤安全防线。一是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防止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对土壤的污染。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掌握土壤污染的分布和程度。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三是推进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对已污染的土壤,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治理方案,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修复治理。加强对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项目的监管,确保修复治理效果。

  (四)加强固废和危废管理,防范环境风险。一是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提高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二是严格危险废物监管。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违法行为,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三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完善固废和危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三、完善工作机制,凝聚攻坚强大合力

  (一)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一是强化党政同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落实。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二是明确部门职责。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原则,明确各自在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压实镇区责任。各镇区要扛起属地责任,加强对本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等手段,加强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和报告环境问题。

  (二)加强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一是建立联合执法队伍。整合生态环境、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加强对污染防治工作的执法监管。联合执法队伍要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执法合力,提高执法效率。二是加强执法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执法信息的互联互通。各部门要及时将执法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和违法行为信息共享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进行处理。三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要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工作实效。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污染防治工作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定期对各部门、各镇区的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二是严格考核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部门、各镇区的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的绩效奖励、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影响污染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四)健全公众参与机制,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展环保知识进学校、进社区、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