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总结成绩的“复盘会”,更是重整行装的“誓师会”。刚才,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关于基层治理的最新精神,听取了“清牌”“清墙”专项行动、暖新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的阶段汇报,审议了社区工作者增配方案。过去一年,全县上下以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局为突破口,初步构建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但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的机制运转还存在“齿轮咬合不紧”“动力传导不畅”等问题。下面,我围绕“三个维度”提要求、作部署:
一、要校准政治坐标,以“赶考清醒”扛牢治 ……略…… 维基层治理不是部门业务的“物理叠加”,而是系统重塑的“化学反应”。要破除“各扫门前雪”的惯性,建立“治理需求清单”部门联办机制。卫健部门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网格,市监部门将食品安全监管嵌入红色物业,司法部门打造“巡回调解驿站”,通过功能耦合实现治理效能倍增。
二、要聚焦痛点攻坚,以“绣花功夫”破解治理密码
当前基层治理已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深水区,必须紧盯“小马拉大车”等结构性矛盾,在攻坚破题中彰显担当。
(一)要在减负增能中疏通治理经脉。“清牌”“清墙”专项行动不能止于摘牌子,更要根治形式主义顽疾。要建立村级事务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经审批下派的任务,村居有权说“不”。像高坪乡那样,将27项证明事项整合为“一站式”电子证明库,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才是真减负。今年要推动“智慧村居”平台全覆盖,把基层干部从“表哥”“表姐”中解放出来。
(二)要在资源整合中激活治理细胞。小区党群服务站不是场所的简单叠加,而是服务的深度融合。要学习珠田镇“睦邻会客厅”经验,把老年食堂、四点半课堂、矛盾调解等功能模块化组装,根据居民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套餐。推动社区工作者“全岗通”改革,让每个网格员都成为“政策通”“百事达”,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三)要在力量重构中壮大治理筋骨。“强责壮格”关键在充实人、财、物基本要素。要按照“每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标准配齐社区工作者,建立“三岗十八级”职业体系,让优秀网格员有机会进入事业编制。工业园区要探索“政企共聘”模式,把企业安全员、城管协管员整合为综合网格员,实现“一员多能”。经费保障要建立“基本经费+绩效奖励+项目补贴”多元投入机制,确保基层有钱办事。
三、要强化协同联动,以“根系工程”凝聚治理合力
基层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条块分割,构建“众星拱月”的治理生态。
(一)要完善“吹哨报到”响应机制。“乡镇吹哨”不能止于问题上报,要建立“哨源质量评估”制度,对高频哨源开展源头治理。水利部门针对防汛哨声集中问题,实施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住建部门接到危房改造哨声后,推出“安居保”综合险种。这种“接哨即解题”的闭环机制,才是真协同。
(二)要深化“吉先锋”品牌创建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