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加强作风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专题研讨,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_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全市社会工作系统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结合近期学习思考和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群众对社会工作的期待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如果我们的干部仍存在“ ……略…… 有更多时间抓落实。二要向“过度留痕”亮剑。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对功能重复的政务APP、工作群组一律清理整合;推行“电子台账”共享,杜绝重复填报、多头报送;建立“痕迹管理”负面清单,对“以留痕论英雄”的单位严肃问责。三要向“层层加码”说不。开展“责任状”“一票否决”专项清理,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一律取消;推行“属地管理”责任清单,明确“部门主责、属地配合”边界,杜绝“责任甩锅”。
(二)以“服务为民”的导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一要打造“智慧社工”新平台。深化“互联网+社会工作”,建设“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整合“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等资源,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推广“智能社工”“远程协助”服务,实现“问办协同”;开展“社会治理体验师”活动,邀请群众“找茬挑刺”。二要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建立“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推行“五社联动”机制,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开展“社区治理创新”试点,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三要创新“精准服务”新模式。推行“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对优秀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建立“特殊_关爱”机制,对困境儿童、空巢老人等_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三)以“严管厚爱”的方针激励担当作为。一要树牢“实干实绩”导向。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对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推行“末位淘汰”机制,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干部调整岗位。二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创新举措予以容错;开展“受处理处分干部回访教育”,对影响期满、表现优秀的干部重新使用。三要强化“关心关爱”措施。建立“干部家庭档案”,对存在困难的干部实行“一对一”帮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减压拓展训练”,缓解干部心理压力;推行“弹性休假”制度,保障干部合法权益。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作风建设取得持久成效
(一)压实“两个责任”,构建“一级抓一级”的责任链条。局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将定期研究作风建设工作;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作风建设负总责;各单位“一把手”要履行直接责任,对作风问题“零容忍”。局纪委要履行监督责任,将作风建设纳入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巡察监督重要内容,对顶风违纪的严肃追责问责。一是《责任清单》,明确党委、班子成员、单位“一把手”的具体职责,实行“照单履职、按单问责”;二是《问题清单》,对巡察、审计、信访等渠道发现的作风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动态销号”;三是《整改清单》,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堵漏洞,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
(二)完善制度机制,织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