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在此为大家探讨“四德”教育的第一课社会公德,我认为守护公德不是做给人看的,更不是有利可图,而是出自内心的道德戒律,对个人、家庭都十分重要,前段时间我看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平凡英雄》,为了救助一名6岁的小男孩,各行各业齐心协力,相互帮扶,完成了1400余公里,8小时的生命跨越,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社会公德。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理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谈一谈为何崇“德”
_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中华民族历来强调“立德修身”,古人讲“德者,国之基也,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德,是国之大体、民之大义。立德,不仅是成才立业之本,更是_安邦之道。
(一)人无德不立。今天,我们评价学生,叫品学兼优,评价知识分子,叫道德文章,评价艺术家,叫德艺双馨,评价干部,叫德才兼备,无一不把德行放在首位。厚德之人,积德虽无人见,然行善必有天知;失德之人,积恶虽无立显,但行恶必有灾殃。就像《红楼梦》里王熙凤,本是大观园中能力最强的,但为人处世太精明,以至于生前无限风光,死后草席裹身。这就是“失德”的结局。
(二)家无德不兴。_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调研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 ……略…… 德的内容主要包含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下面我们看四个片段,带大家直观感受一下什么是社会公德。
情景一:文明礼貌让世界更加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表现处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是社会活动良性运转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文明礼貌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打扰到他人时的一声对不起;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等。在社会生活中,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是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我们在社会交往中难免出现碰撞摩擦,如果能够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使用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常常会使矛盾烟消云散。
情景二:助人为乐让世界更加温馨。常言道,“每有患急,先人后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更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一缕微光也许就能为人照亮前行的路;一声问候也许就能温暖一颗冰冷的心;一次伸手还可能帮助困境中的人重获希望……《雷锋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感到就是对助人为乐最好的诠释。“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情景三:爱护环境让世界更加美丽。讲究公共卫生,造就优美环境,是社会风尚的重要方面,体现出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_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可以看到,生态环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整洁清新的环境,使我们工作和生活更加愉悦,也为我们健康多了一份保障。
情景四:遵纪守法让世界更加安心。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遵纪守法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共同利益。结合我们近期大力开展的预防酒驾醉驾问题,与大家探讨,播放视频(酒驾醉驾)。视频中项某,明知酒后不能开车,依然心存侥幸,知法犯法,最终付出惨痛代价。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
三、谈一谈如何修德
立德很难,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修身也很易,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德为大德。
(一)以学厚德。学习是提升思想境界、锤炼道德品行的重要方式。_总书记指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要向书本学习,书籍作为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比如《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等等,这些家书家训归纳起来就是中华民族“忠、孝、悌、勇、礼、义、廉、耻”文化的传承阐释,也逐渐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注重气节、品格、志向等品格道德。还有《为人民服务》《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道德风尚。我们要大力开展书香读书分享会,将“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学习态度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一学习方式一以贯之,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善书,真正通过读书启迪智慧、增长才智、陶冶情操。要向历史学习,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纵览百年征程,一面面红旗承载的无上荣耀,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一个个英模身上的闪光精神,无不折射出特有的风骨和品质。我们要持续开展党史学习,学习周恩来“勤俭节约、文明礼貌”,学习_“勤勤恳恳,一心为公”,学习_“忠诚为民,低调谦让”,学习_“尊老爱幼、踏实做事”,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中,学史崇德,育心育人、立德立魂。要向典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他们急难任务冲得上,关键时刻豁得出,生死面前勇担当。
(二)以品蓄德。良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成事之基、履职之本。要从小节严起,_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写道:“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一个人思想和行为滑坡之初常有的一种心理就是“下不为例,就这一次,不会出事”。结果是破了一次例,犯一次错,违一次规,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有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群猴子喜欢喝酒,猎人为了捕捉它们就放了一坛酒,刚开始猴子的警惕性很高,不肯上当,但他们经不起酒香的诱惑,就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