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党课:读书的乐趣 >

党课:读书的乐趣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站在台上与大家交流“读书”这个话题。当前,我们全局上下“放下手机、拿起书籍”读书会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大家参与的热情很高,收获也都很大。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读书,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今天我就班门弄斧,把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读书心得分享一下,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我的读书经历

  第一个阶段——从小学到初中。我是1991年生人,来自农村,家庭也不富裕。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除了教材,在农村也没多少课外书可以读。我印象特别深、能够读到的一本书就是一本学校发的月刊《红蕾》。那真是翻来覆去的看,把里面的故事给嚼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初中的时候才有了自己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本书《鲁迅选集》。当时父亲给我买那本书的时候真的是开心极了。九年义务教育转瞬即逝,这个九年,对我来说,几乎就是无书可读,自己也不知道要读什么书,对除教材以外的书没多少概念。

  第二个阶段——从高中到大学。我高中是在XX一中就读,这是我人生中最关键、塑造和影响最大的阶段。我至今都记得我们学校的校训“做一个幸福人”。就是在高中,我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们高中没有强制性晚自习,周六周天和寒暑假也全是个人支配,每周还有图书馆阅读课。所以,我有大把时间读书。 ……略…… 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人,小心翼翼地隐藏前行,如果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法则后,通过实施雪地工程,成为威慑三体世界的执剑人,却因人类对独裁的恐惧而被替换,最终失望地与人类、与太阳系被二维化。与罗辑穿透宇宙的孤独相比,我们的孤独算什么?孙皓晖《大秦帝国》中的卫鞅,为强秦奉献一生,其恢弘变法,流传千古,最后孤独地选择被秦惠文王车裂。与卫鞅悲壮千年的孤独相比,我们的孤独又算什么?在与痴男怨女对话中感受孤独。张爱玲《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甘愿游走于香港社交场的光怪陆离,供养自己深爱的纨绔子弟乔琪乔逍遥快活;《第二炉香》中的罗杰教授,因妻子愫细“爱的教育”缺失,让自己丢了工作、丢了名誉,最终互相毁灭了彼此想象中的爱情;《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虽嫁入豪门却又家道败落,丈夫早逝、儿女不成器,自己用被迫害的幻想锁住了自己、锁住了孩子的一生;《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终于是成了一对,代价却是一座城的倾覆。痴男怨女的孤独是爱不得的孤独,这种孤独是敏感的,是凄凉的,惹人心疼。

  于烦恼中得一丝安静。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对于具有高度自觉和深远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和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我们烦恼是因为我们想太多而有不得、有失意,所以才有情绪。普通人的故事使人安静。约翰·威廉斯《斯通纳》的主人公斯通纳,来自美国偏远农场,靠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他的一生有婚姻的不幸、有职场的失意。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十分平淡。但斯通纳在平凡的一生中,将追求智识当作对抗无意义的战争、拒绝与外部世界作廉价妥协,他的人生平凡但充满意义。所以,人生平凡而漫长,但却可以努力使其充满意义,烦恼实无必要。文艺人的叙述使人安静。“悼念上升的幻觉,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在《土星之环》中,塞巴尔德徒步穿越英格兰东海岸,在行经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和被遗弃的岛屿中,回忆起伦勃朗的解剖课、鲱鱼的自然史、中国的宫廷火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等,天马星空的交织,梦境与现实共生,在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中感受人类心灵的光辉和坚韧,感受生命的坚强与冷静。哲学家的思辨使人安静。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而统_家的则是“哲学王”。柏拉图在书中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对正义的强烈憧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溢于言表的热情把你我感染,心怀美好的希望就能继续上路前行,烦恼也将一扫而空。

  于迷茫中得一丝坚定。林语堂在《京华烟云》里写道:“最明亮时总是最迷茫,最繁华时也是最悲凉。”迷茫,让我们的生活像水一样平乏无味却又无处不在,久而久之,_出汩汩水流,汇而成海,并且只有自己才能将自己摆渡到彼岸。从平凡人的坚强中感受坚定。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书的开头,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但孙少平是个“讲究”人,无论生活给予了他多少沉重的打击,他都一如既往地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丝不苟,仍坚定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始终如一地努力做一个高贵的人,这种贯穿一生的坚定令人由衷地敬佩。从荒谬人的搏斗中感受坚定。加缪在《西西弗神话》开篇中就讲到:“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就是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每天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非常陡的山上,然后朝边上迈一步出去,再眼看着这个大石头滚到山脚下。他惟一的选择就是那块石头与那座陡山。生活正如此,荒谬无处不在。但加缪说,荒谬是无从消除也无需消除的。活着,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破裂去生活,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地迎向幸福。这种奋斗抗争的坚定态度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的。从武侠人的痴念中感受坚定。金庸小说《连城诀》中的狄青,作为一个淳朴懵懂的乡下少年,被人嫉妒,被人夺爱,被人陷害,被人欺骗,九死一生,却阴差阳错练成绝世武功,然后报冤、报恩、报仇,看透了人心险恶、看尽了人生鬼魅,但善良正义的初心却从未改变,最后回到川边雪谷,遇到了痴等自己的水笙。这种对初心的坚定是多么的给人以力量。

  三、我的读书体会

  读书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让我变得更开放、更包容、更儒雅、更文明、更自信。选择读书,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一种主动塑造自己的方式。

  读书是一种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