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状态。如果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越足、对标争先的“推背感”越稳、团结协作的“向心力”越强,通常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就越好。青年干部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是单位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家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征途漫漫,唯有不断筑牢能力素质这个“压舱石”和“硬支撑”,才能有效应对“一难两难多难”“既要又要还要”的复杂局面。为此,我有五句话分享给大家:
第一,不怕多干事。_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在座的很多青年干部是90后、95后,正值成长 ……略…… 键还是“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所谓热爱,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从内心深处把写材料当作一项基本功、必修课,敢于给自己较劲,多练几把刷子,“越是艰险越向前”,不达目的不罢休。“板凳坐得十年冷”,人的本事都是吃苦吃出来的。希望大家平时离手机里的抖音、网游远一点,离单位往年的工作总结、典型经验以及各类会议、培训、调研等近一些,耐得住起草材料的痛苦和修改材料的辛苦,滴水穿石、勤思善悟,慢慢感受写材料的“甜滋味”。
第三,不怕标准高。《孙子兵法》中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金一南将军经常讲,做难事,必有所得。说到底,标准决定结果。有的青年干部工作中心态佛系,每天装样子、混日子,松松垮垮、出工不出活,只求工作不在自己手上“爆雷”;有的觉得“干得越多,错得越多;干得越好,领导越找”,宁愿变成工作上的“鸵鸟”;有的觉得高标准就是领导“找茬”“瞎折腾”,只管自己流程走到,只要60分及格,混混就过去了。凡此种种,都是工作没有追求、没有标准的现实写照,最终就会导致工作滞后落后,既损害单位影响,又阻碍个人成长进步。若干年后,当你们回过头来看,一定会感激当年对你们要求高的人。当然,定高标准、拔高标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从一开始就拼尽全力、不留余力,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干就要干出精品、干成一流,每一项工作都从高设标,每一件小事都精细精到,久而久之,标准就会越来越高,质效就会越来越好,事事就能出彩、出圈。
第四,不怕受委屈。作家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讲到,世上的事情,每一件都藏着委屈。青年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委屈。有的人为此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有的人则能调整心态、继续向前。事实上,受委屈的过程也是青年干部磨砺自己、锻炼成长的过程。青年干部要能受委屈,应努力做到几点:要有定力。没有定力就难自律,没有理想就会胡思乱想。要立大志、干大事,“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新四军时期,陈毅受到排挤,写信向毛主席诉苦。毛主席回信开导陈毅:“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要沉住气。要正确对待提拔晋升,正确对待领导和同事们的误解,把眼光放远些,把得失看轻些,既要坦然地接受现实,又要理性分析原因,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要有韧劲。遇到委屈要撑得住,摒弃“玻璃心”,听得进“刺耳”的_,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
第五,不怕看不见。每个人都有被外界认同的渴求。心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