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商标保护后续服务赋能品牌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25年一季度全市商标业务服务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商标保护后续服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全市商标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知识产权工作分管负责人,以及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工商信息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重点企业代表也列席了会议。刚才,X区市场监管局、X集团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商标后续服务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得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商标保护后续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商标保护后续服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续服务涵盖变更、续展、转让、许可备案等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品牌价值延续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从全国来看,2025年一季度,全国商标后续业务量同比增长28.5%,而我市以1658件的业务量领跑全省,占全省总量的39.22%,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我市商标服务工作的领先地位,更反映出市场主体对品牌运营的高度重视。以X制造业 ……略…… 区)服务站为支点的“1+N”商标后续服务网络。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市商标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中,具备知识产权师以上职称的占比达72%,较202x年提升35个百分点;建立了涵盖商标法律、品牌运营、市场分析等领域的专家库,累计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1200余次。同时,我们引入智能化服务系统,实现商标变更、续展等业务“网上办”“掌上办”,线上办理率达91%,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大幅减少了企业跑腿次数。以X县服务站为例,通过线上平台办理商标续展业务,企业提交材料后最快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预审,效率提升60%以上,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创新举措持续推出,服务效能实现新突破
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市商标窗口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除“专员对接”“便捷通道”外,我们还建立了“商标后续服务需求台账”,对全市1.2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梳理出商标变更、转让等需求2300余条,并分类制定服务方案。例如,针对区纺织行业企业集中的特点,我们组织开展“商标续展集中服务月”活动,上门为32家企业解决续展难题,避免了因商标过期失效造成的品牌损失。同时,我们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商标质押贷”后续服务,今年一季度帮助新能源公司等15家企业通过商标质押获得贷款1.2亿元,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相关做法被省知识产权局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三)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区域影响力持续扩大
通过强化商标后续服务,我市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8.7万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45件,中国驰名商标58件,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集群。在今年一季度的商标后续业务中,有327件涉及品牌战略升级,占后续业务总量的19.7%,例如X机械集团通过商标转让整合旗下子品牌,形成了统一的品牌体系,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辨识度显著提升,出口额同比增长25%。,通过“休眠商标唤醒计划”,我们已累计盘活闲置商标126件,其中38件被用于乡村特色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增加4.5亿元,“X品牌”的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正在不断攀升。
三、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商标保护后续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服务创新,构建全链条商标后续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下半年,我们将投入800万元升级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大厅,增设商标品牌运营专区,整合商标查询、评估、交易、质押等服务功能,打造“申请—注册—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商标后续业务“一窗通办”覆盖率达100%,平均审批时限再压缩30%。二是深化“互联网+商标服务”模式。开发“X商标服务”手机APP,实现业务办理、进度查询、政策咨询等功能移动端全覆盖,同步建立智能提醒系统,对商标续展、变更等关键节点提前3个月向企业推送预警信息,避免因疏漏导致商标权益受损。三是建立跨部门协同服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建立商标品牌信息共享平台,针对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提供“商标注册+后续维护+品牌培育”一体化服务。例如,在县镇特色农产品产区,试点推行“地理标志商标+企业商标”双品牌战略,由部门牵头提供商标注册、续展等后续服务,助力农产品提升附加值。
(二)聚焦重点领域,提升商标后续服务赋能实效
一是助力制造业品牌升级。围绕我市“333”主导产业体系,筛选100家龙头企业建立“商标品牌培育库”,为每家企业配备专属服务专员,提供商标布局规划、变更转让、侵权_等全周期服务。力争到2026年,帮助入库企业完成商标后续业务量同比增长20%以上,培育10个以上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品牌。二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扩大“公共品牌休眠商标唤醒计划”实施范围,年底前再梳理闲置商标80件以上,重点向农业合作社、乡村旅游企业转让,打造“一镇一标”“一村一品”。在区街道试点建设“乡村商标品牌服务站”,为农户提供商标注册、续展等免费代办服务,预计每年可帮助200户以上农户通过商标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三是推动文化IP转化运用。联合市文旅集团建立“X地域文化商标库”,对“运河文化”“淮扬美食”等文化元素进行商标注册和后续维护,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例如,将“漕运之都”商标授权给X文创公司使用,指导其规范商标使用管理,预计年内可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商标品牌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商标侵权打击力度。开展“护航品牌”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恶意抢注、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今年下半年计划组织联合检查20次以上,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不少于50起。建立商标侵权“快速_通道”,对重点企业商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