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纵深推进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省工作会上的讲话 >

在纵深推进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省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决策部署和国家监委工作要求,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对纵深推进集中整治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扎实的举措、更强大的合力,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刚才,会议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集中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了8个单位关于牵头专项整治和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汇报。总的来看,自去年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严肃查处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问题,推动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民生难题,探索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是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监委有力指导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员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向大家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依然严峻复杂。从通报的情况和我们日常掌握的信息看:问题存量尚未清仓见底。一些地方和领域,“蝇贪蚁腐”问题仍时有发生,在惠民惠农资金发放、农村集体“三资”管 ……略…… 。推动先行区建设成势见效,根基在基层,力量在群众。我们必须把解决好群众身边问题,作为优化发展环境、凝聚奋进力量的关键一环。要结合XX实际,深刻认识到整治工作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激发基层干事创业活力、保障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极端重要性。荆楚大地,民生为大,民安为要。我们要以集中整治的实际成效,为先行区建设夯实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汇聚最磅礴的奋进力量。

  (三)要坚决破除思想误区。坚决摒弃“无关紧要论”,认为群众身边问题“事小”“影响不大”;坚决摒弃“与己无关论”,认为整治是的事、是基层的事;坚决摒弃“一阵风论”,认为集中整治过后就可以“歇歇脚”“松口气”。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坚持全省“一盘棋”,以高度的责任感,把整治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二、问题查摆要再聚焦、再深入,以更实举措找准顽瘴痼疾

  问题是靶心,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要变“被动等”为“主动查”,变“面上扫”为“精准挖”。

  (一)要畅通渠道“广收集”。充分发挥举报“主渠道”作用,进一步规范提升各级接待窗口。要擦亮用好“12345”服务便民热线、“阳光”平台、“领导信箱”等载体,完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和问题线索甄别移交机制。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纪学教育,组织员干部深入开展对照检视自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主动查找在服务群众、洁用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要持续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要突出重点“精准查”。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在XX的落实情况,聚焦中心工作推进中的梗阻点,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领域,深挖细查。当前要特别关注:乡村振兴领域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教育领域违规招生、乱收费、师德师风失范等问题;医疗领域药品器械采购回扣、过度诊疗、欺诈骗保等问题;养老社保领域冒领贪占、违规经办、监管不力等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问题;生态环保领域不公、以罚代管、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等问题;司法领域有案不立、压案不查、徇私枉法等问题;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小型工程招投标、资金管理中的“微腐败”问题;窗口服务单位“中梗阻”“推拖绕”“吃拿卡要”等问题。

  (三)要举一反三“系统筛”。对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发现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要深入剖析根源,查找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要善于透过个案看全局,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一个问题的查处,推动一类问题的排查整治。比如,发现X个村集体资金管理混乱,就要举一反三,对区域内所有村(社区)的“三资”管理进行全面体检。省监委要加强对全省面上共性问题的梳理分析,及时向各地各部门发出预警提示。

  三、整改纠治要再加压、再攻坚,以更大力度清除沉疴积弊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整改纠治是集中整治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必须动真碰硬、一抓到底。

  (一)要压实责任“强整改”。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对排查出的问题,要逐一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详实的问题台账、整改台账、销号台账。各级组)要切实承担起整改主体责任,“一把手”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相关职能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责任和具体整改责任,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省监委、督查室、督查室要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问责。

  (二)要严查快办“强震慑”。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对群众身边腐败和问题“零容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线索核查和案件查办力度,重点查处一批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要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严肃查处基层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私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对涉及民生资金、惠民项目、集体资产的问题线索,要优先处置、快查快结。要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要适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三)要标本兼治“强长效”。整改不能止于“就事论事”,更要着眼于“举一反三”、“系统施治”。要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查找制度机制上的短板和漏洞,推动相关部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治理。要针对普遍性、反复性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扎紧制度笼子。比如,针对惠民资金“跑冒滴漏”问题,要推动完善资金监管信息平台,强化全过程监督;针对“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问题,要深化基层权力清单制度,推行“阳光村务”、“智慧监督”等模式。要加强对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纪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他们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要大力弘扬新风正气,传承荆楚大地崇尚实的优秀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生态。

  四、民生实事要再抓实、再增效,以更优成果回应群众期盼

  集中整治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民生福祉的改善上。要把整治工作与办好民生实事紧密结合,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取信于民。

  (一)要聚焦急难愁盼“解难题”。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持续用力。当前,要重点围绕:就业创业,全力保障高校毕业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