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河道生态补水工作推进暨成效巩固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25年以来我市河道生态补水工作的成效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系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全市河道生态补水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市提供坚实水生态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副市长同志,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重点水库管理中心主任,部分重点乡镇(街道)(工)委,以及市河长制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刚才,市水务局汇报了全市2025年河道生态补水总体工作情况,X、X县人民、X水库管理中心分别就辖区内补水任务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建设、水库水源调度等作了专题汇报发言,大家的汇报内容详实、数据准确、措施具体,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提出的下一步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会后,市水务局要把大家的好经验、好做法整理汇总,印发给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学借鉴,各单位也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汇报中提及任务的落地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河道生态补水工作的战略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生态之要,河道作为水资源循环的重要载体,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河道生态补水,不是简单的“输水解渴”,而是践行_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保障群众美好生活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X市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_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对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地处渤海之滨,境内河流众多,洋河、饮马河、汤河、石河等17条主要河流贯穿全市,最终汇入渤海,形成了“河海相连、水 ……略…… ,是普通葡萄的2倍,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可以说,河道生态补水不仅守护了生态底线,更激活了发展动能,为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水动力”。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复盘我市2025年河道生态补水工作成效
2025年以来,在、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县(区)、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我们坚持“科学调度、精准补水、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统筹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扎实推进河道生态补水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7月24日,全市累计完成河道生态补水5782万立方米,超额完成上半年计划任务的15%,覆盖全市7条主要河流和1处重点湿地,河流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相关工作获得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的通报表扬。具体来看,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
(一)科学制定方案,压实责任链条,确保补水工作“有章可循、有人负责”
要做好生态补水工作,首先要有科学的方案指导和明确的责任分工。今年年初,市水务局牵头,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气象局等8个部门,组建了专项工作专班,历时2个月开展了全市水资源状况普查。专班先后深入X水库、X水库等6座重点水库,以及洋河、饮马河等12条河道的30个关键河段,实地勘察水库蓄水量、河道需水量、沿岸供水需求,采集水样、土样150余份,形成了详实的基础数据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省水利厅下达的生态补水指标(全年7000万立方米),制定印发了《X市2025年生态补水实施方案》,明确了“优先保障城乡生活用水、合理调配农业生产用水、全力补给河道生态用水”的总体原则,细化了“分阶段、分河道、分水源”的调度计划。方案中明确,4-6月为“重点补水期”,主要向洋河、饮马河等缺水严重河段补水,完成总任务的60%;7-9月为“巩固提升期”,重点补充汤河、石河等景观河道和北戴河湿地公园用水,完成总任务的30%;10-12月为“应急储备期”,根据水库蓄水量和河道水质情况,灵活开展应急补水,确保全年任务完成。
为压实责任,方案还制定了“三张清单”:一是任务清单,明确各水库的月度补水量(如水库每月向洋河补水不少于500万立方米,水库每月向石河补水不少于80万立方米)、各河道的水质目标(如饮马河、排洪河水质需稳定达到Ⅲ类,近岸海域水质保持Ⅰ类);二是责任清单,明确市水务局负责全市补水调度和工程建设,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水质监测,市财政局负责资金保障,各县(区)负责辖区内河道清淤、管网维护等属地责任,甚至细化到具体责任人(如区由副区长同志牵头,水库由主任同志负责);三是时限清单,明确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时间(如4月10日前完成所有水库补水设备检修,5月31日前完成重点河段清淤)。同时,我们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市水务局每周一召开工作调度会,通报上周补水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如5月中旬水库因设备故障影响补水,调度会当天就协调维修公司进场,3天内完成修复,确保了补水进度);每月月底由市河长制办公室印发通报,对各县(区)、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排名,今年已印发通报3期;每季度开展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挂钩。截至目前,专班累计召开调度会14次,协调解决设备维修、资金拨付、跨区域调水等问题23个,确保了补水工作有序推进。
(二)精准落实补水任务,强化水源保障,实现“量足质优、覆盖全面”
在方案指导下,我们精准调度水源,扎实推进补水任务落实,确保每条河道都能“喝上足量水、喝上优质水”。从补水总量来看,今年4月1日至7月24日,全市累计完成生态补水5782万立方米,其中向洋河补水4393万立方米,占总补水量的76%;向饮马河补水617万立方米,占10.7%;向汤河补水200万立方米,占3.5%;向石河补水259万立方米,占4.5%;向排洪河补水18万立方米,占0.3%;向东沙河补水285万立方米,占4.9%;向北戴河湿地公园补水10万立方米,占0.2%。这一组数据既体现了我们对主要河道的重点保障(如洋河作为我市最长河流,承担着沿岸3个县(区)的灌溉和生态功能,因此补水量最大),也兼顾了小河道和湿地的生态需求(如排洪河虽短,但关系到X街道10万居民的生活环境,仍安排了专项补水)。
从水源保障来看,本次补水主要依赖X水库、X水库、水库、水库4座大型水库,累计出库水量达6200万立方米,占4座水库总蓄水量的35%。为确保水源稳定,我们采取了“联合调度、错峰补水”的策略:一方面,当某一水库蓄水量不足时,及时从其他水库调水,如5月份水库因降水偏少,蓄水量较计划减少10%,我们立即从水库调水300万立方米,确保了洋河补水任务不中断;另一方面,避开城镇用水高峰时段补水,将每日补水高峰安排在22:00至次日6:00,减少对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市未发生一起因生态补水导致的居民停水事件。同时,我们加强了水库水质保护,在水库周边设置了20个水质监测点,每周开展1次检测,确保出库水质全部达到Ⅱ类以上,为河道生态补水提供了优质水源。
从补水成效来看,各河道生态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洋河补水后,河道干流水量持续稳定在20立方米/秒以上,原来裸露的30公里河床全部恢复有水状态,河道周边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0.5米,沿岸镇、镇的5000亩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今年小麦亩产较去年增加150斤;饮马河区段原来水质为IV类,经过补水稀释和河道自净,目前已稳定达到III类标准,沿岸的公园重新开放,日均接待游客20xx余人次;汤河补水后,河道内水生植物覆盖率从60%提升到85%,吸引了白鹭、野鸭等10余种鸟类在此栖息,成为市民观鸟的好去处;石河补水保障了下游区城市景观用水需求,石河景观带今年夏季日均游客量达5000人次,成为市“网红打卡地”;排洪河补水后,黑臭水体问题彻底解决,周边居民投诉量从每月20余起降至零;东沙河补水带动X县20xx亩农田增产,预计今年可为农户增收160万元;北戴河湿地公园补水后,湿地面积恢复至500亩,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今年6月成功入选省级重要湿地保护示范点。,生态补水还推动了入海河流水质提升,目前我市7条主要入海河流全部达到III类标准,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等级,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Ⅰ类标准,为我市海洋生态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河道生态补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水库调度、河道管护、水质监测、资金保障等多个环节,需要各县(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今年以来,我们打破部门壁垒,建立了“市级统筹、县区落实、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在市级层面,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市水务局作为牵头单位,不仅负责补水调度,还投入800万元对水库、水库的补水闸门、输水管道进行维修改造,更换老化设备30余台(套),提高了输水效率;同时组织开展河道清淤工作,累计清理淤泥5万立方米,其中仅区排洪河就清理淤泥5000立方米,确保了河道行洪通畅。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设置了50个水质监测点,覆盖所有补水河道,每周开展1次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12项指标检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今年4-7月,全市河道水质达标率从75%提升到98%;同时,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查处向河道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等案件20起,其中对镇某企业向洋河排放工业废水的行为,依法处罚20万元,并责令限期整改。市财政局积极保障资金需求,今年已拨付生态补水专项资金800万元,其中300万元用于水库设备维修,200万元用于河道清淤,150万元用于水质监测,150万元用于沿岸植被养护;同时,协调银行提供低息贷款500万元,支持X县再生水利用项目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洋河、汤河沿岸种植乔木2万株、灌木5万株,恢复植被面积1000亩,建设生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