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暨社会组织人才建设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及、关于就业优先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近年来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成效,系统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社会组织人才需求的匹配现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夯实民生保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就业工作的领导同志,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全市各高校分管就业工作的副校长及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市级重点行业协会商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负责人代表,刚才,市民政局、X、X理工大学、X社会服务中心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大家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工作经验、分析了问题短板、提出了务实建议,内容详实、思路清晰、措施可行,我都同意,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及社会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组织人才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既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必须从高度、全局角度深刻把握其重要性。
(一)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保障民生福祉、维护_的根本要求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压力逐年加大。据统计,202x年我市高校毕业生总量达万人,较202x年增加万人,同比增长X%;截至202x年12月底,全市仍有名高校毕业生未实现稳定就业,其中%为文科类毕业生、%为理工科毕业生,部分毕业生因长期未就业面临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以区为例,该区202x届高校毕业生同学,所学专业为历史 ……略…… 、各高校及社会组织围绕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强化社会组织人才建设,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专场招聘活动搭建起“岗位-人才”精准对接的高效平台
为破解高校毕业生与社会组织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市持续举办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聚焦不同领域、不同_需求,打造精准对接平台。2025年3月29日,市民政局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主办的“‘职’引青春,‘社’采飞扬”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就是一次成功实践。此次招聘会共吸引全市家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参与,涵盖医疗卫生、项目执行、专业技术、环境研究、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其中全职岗位个、实岗位个、项目制岗位个,岗位平均薪资区间为元-元,部分专业技术岗位薪资可达元以上。招聘会现场设置了政策咨询区、简历指导区、岗位洽谈区,邀请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解读、社保知识讲解等服务,邀请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为毕业生提供简历修改、面试技巧指导等帮助。据统计,此次招聘会共吸引名高校毕业生到场求职,其中2025届应届毕业生占比%、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占比X%,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人,意向达成率达%。从岗位匹配情况来看,医疗卫生领域达成意向人(占比%)、项目执行领域达成意向人(占比%)、环境研究领域达成意向人(占比%)、养老服务领域达成意向人(占比%)。高校2025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同学,在招聘会上与市社会服务中心达成意向,从事社区养老项目执行工作,她表示:“之前投了很多企业的岗位,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要求有工作经验,这次专场招聘会全是社会组织岗位,和我的专业高度匹配,招聘人员还详细介绍了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市环保协会在此次招聘会上收到简历份,其中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占比%,经过面试筛选,最终录用X名毕业生,充实到协会的生态监测、环保宣传等岗位,协会负责人表示:“之前通过常规招聘渠道很难招到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这次专场招聘会精准吸引了一批优秀学生,有效解决了我们的人才短缺问题。”
除市级专场招聘会外,各县(区)也结合实际开展特色招聘活动。县民政局联合县人社局、职业技术学院,于202x年11月举办“社会组织进校园”专场招聘会,邀请家县域内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岗位余个,吸引名毕业生参与,达成意向人;区民政局则针对社区社会组织需求,于2025年2月举办“社区服务人才专场招聘会”,重点招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养老护理员等岗位,吸引名毕业生求职,达成意向X人。这些专场招聘活动的开展,有效打通了高校毕业生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对接通道,让“企业找人才”变为“人才找岗位”,大幅提升了就业对接效率。
(二)政策引导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履行就业社会责任
为鼓励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支持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措施》《X市社会组织人才培育行动计划(202x-2025年)》等项政策文件,从补贴支持、培育扶持、服务保障等方面,为社会组织吸纳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撑。在补贴支持方面,我市设立社会组织就业补贴资金,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社会组织,给予每人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对社会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的,给予每人每月元的见补贴,见期满留用率达到%以上的,再给予每人元的一次性留用补贴。202x年,全市共向家社会组织发放就业补贴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人;发放见补贴万元,惠及见毕业生人,见期满留用人,留用率达%。
在培育扶持方面,我市重点培育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社会组织,对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表现突出的社会组织,在购买服务、项目资助、等级评估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202x年,全市共有家社会组织因吸纳毕业生成效显著,获得购买服务项目个,项目资金总额达万元;家社会组织通过等级评估升级,其中家从3A级晋升为4A级。市餐饮行业协会是政策受益的典型代表,202x年,该协会组织家会员单位参与“社会组织吸纳毕业生就业行动”,提供餐饮管理、市场营销、食品安全等岗位个,吸纳高校毕业生人,根据政策规定,协会及会员单位共获得就业补贴万元;同时,协会还依托补贴资金,为毕业生开展为期X个月的岗前培训,内容涵盖餐饮行业规范、服务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帮助毕业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截至2025年3月,名毕业生中已有人成长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X人获得“优秀员工”称号。
在服务保障方面,我市建立社会组织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对接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岗位信息纳入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同时为社会组织提供人才招聘、社保办理、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202x年,全市各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共发布社会组织岗位信息条,惠及毕业生万人次;市服务中心设立“社会组织人才服务窗口”,为社会组织办理人才招聘备案、社保登记等业务件次,平均办理时间从个工作日缩短至X个工作日,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
(三)校企社合作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成长渠道
为实现“培养-就业”无缝衔接,我市积极推动高校、企业、社会组织三方合作,构建“校企社”人才培养共同体,从人才培养源头入手,提升毕业生与社会组织岗位的适配度。截至2025年3月,全市已有所高校与家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设“社会组织人才定向培养班”个,覆盖社会工作、康复治疗、学前教育、环境工程等个专业,累计培养专业人才人;开展实实训活动场次,参与高校毕业生人,其中人通过实实现就业,实就业转化率达X%。
职业技术学院与市康复医疗中心的合作就是“校企社”合作的成功案例。双方于202x年联合开设“康复治疗技术定向班”,每年从该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选拔名学生进入定向班学,课程设置除高校常规课程外,还增加了市康复医疗中心的实践课程,包括康复评估、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由中心的资深康复治疗师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同时,定向班学生在大二、大三阶段,需到中心开展为期个月的实,参与实际康复治疗工作。202x届定向班名学生全部通过中心考核,实现100%就业,其中X人留在中心工作,人进入其他民办康复机构工作,岗位适配度达%。X市康复医疗中心负责人表示:“定向班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还熟悉我们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入职后能快速上手,有效解决了我们的人才短缺问题,也为行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
师范学院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合作则聚焦学前教育领域。双方于202x年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学前教育实基地”,师范学院每年选派名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到中心实,实内容包括幼儿教学、活动策划、家长沟通等,由中心的骨干教师担任实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结束后,中心根据学生表现,择优录用优秀实生。202x年,该中心从实学生中录用X人,充实到幼儿舞蹈、美术、语言等教学岗位,有效解决了中心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实学生也通过实践提升了教学能力,为后续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x届毕业生同学,通过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实,不仅提升了教学技能,还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最终选择留在中心工作,她表示:“实让我真正了解了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内容,也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组织的工作价值,现在的工作既稳定又有意义,我很满意。”
,我市部分高校还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行业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