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x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推动财政资金优化配置、高效使用,有效提升集中财力办大事能力。
一、突出“破基数”,彻底变革预算模式,重塑财务格局
在财务管理领域,我们坚决摒弃了传统的预算基数思维,对所有预算支出实施零基预算。这意味着,不论过去的预算基数如何,所有支出均需从零开始重新评估。此过程充分结合了当前的财力状况、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实际需求以及过去的绩效表现,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我们开展了一场深入的市直财政政策清理行动,共梳理出79项相关政策,并根据其实施效果逐一提出优化或废止的建议。此外,我们还对同类项目进行了规范合并,显著减少了预算部门的项目数量。据统计,202x年市直预算部门项目数量较202x年减少了227个,降幅达到19.6%,有效提 ……略…… 任务的落实和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实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
五、突出“提绩效”,强化预算绩效评价,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我们强化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对部分预算单位的项目进行了公开评审,并成功审减了约500万元的预算。同时,我们还减少了无偿补助、直接补助等传统方式,转而支持组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截至目前,市直已参与设立了10只基金,并在阜投资项目45个、投资资金9.1亿元。这些基金通过杠杆效应,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突出“强监督”,完善监督体系,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财政资金监督体系,将监督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全过程。在预算编制环节,加强对部门申报数据真实性和合理性的审核,防止虚报项目和预算。执行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资金流向,对于偏离预算安排和绩效目标的情况及时预警和纠正。同时,开展不定期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重大项目资金和民生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对预算公开的监督,确保各部门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公开预算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对发现的预算公开不规范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并要求限期整改。通过公众监督的力量,促使各部门更加谨慎地使用财政资金。此外,建立了与审计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定期与审计部门沟通财政资金监督情况,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到位,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地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七、突出“育人才”,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认识到人才是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大了对财政队伍建设的投入。一方面,组织了系列专业培训课程,涵盖零基预算理论与实践、财政政策解读、绩效评价方法等内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授课,提升财政人员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了实践锻炼机制,安排财政人员到重点项目和基层财政部门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举办财政业务知识竞赛和案例分析研讨会,鼓励财政人员积极参与,通过竞赛和研讨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和钻研业务的热情。同时,建立了人才激励机制,对在财政工作中表现优秀、业务能力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职务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财政工作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八、突出“促创新”,探索财政新模式,适应发展新需求
积极探索财政与金融融合的新模式,除了产业引导基金外,进一步研究开发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创新性金融产品。例如,探索开展财政资金与银行贷款联动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资金的适度补偿,引导银行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研究建立财政支持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盘活应收账款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在数字财政建设方面持续创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打造智能化的财政预算管理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能够实现预算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预测,还能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通过这个平台,财政部门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财政资金的动态,为预算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九、突出“重沟通”,加强与各方协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