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青年挺膺担当、乡村振兴有我”主题团日座谈会上的发言 >

在“青年挺膺担当、乡村振兴有我”主题团日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此次“青年挺膺担当、乡村振兴有我”主题团日座谈会上发言。最近,我在《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这本书中读到一篇名为《历史周期律:什么才是普通人最好的时代》的文章,深受触动。文中提及西汉“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明朝“仁宣之治”等时期,那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堪称封建社会中“普通人最好的时代” 。在这些时代里,人们心中怀揣盛世梦,坚信日子会蒸蒸日上。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时代强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国家的上升期就是普通人最好的时代,因为充满希 ……略…… 次次走访让我感受到脱贫群众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和发自内心的喜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到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五大振兴”,涉及对象更广、范围更宽、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我们青年干部脚踏实地、笃行不怠,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厚植为民情怀。正如那些奔赴西部支教的志愿者们,他们远离家乡,扎根边疆,把知识和关爱传递给当地的孩子,用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深情。我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也应如此,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让青春在为人民服务中绽放光彩。

  二、迈开步子,常怀服务“温情”

  青年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是建设的主力军,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在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多次走访搬迁群众家庭。实施易地搬迁后,曾经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群众,如今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孩子能就近上学,年轻人能就近就业,老人能就近就医,生活便利许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转变,也让我更加坚定为群众服务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中提到,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我们农业农村青年干部,更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不仅要关注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服务,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三、撸起袖子,保持担当“热情”

  担当,绝非一句空话,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身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中,如何在农村大地催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我们青年干部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锚定目标,鼓足干劲,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不妨借鉴那些在科技创新领域勇于探索的青年团队的精神,拓宽视野格局,抢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