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重要突破口,聚焦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服务盲区,以“强链、延链、补链”思维大力推进政务增值服务,为“服务XX”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目前,11项工作成功列入全省“揭榜挂帅”项目,3项改革案例在全国性会议上获得推介,相关工作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一、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服务“强链”
(一)做强涉企服务链条。一是集成服务事项。在市政务服务大厅高标准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全面梳理并集成172项增值服务事项,涵盖企业设立、运营、发展等全生命周期。通过“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模式,推动涉企服务从以往的“多头分散”向“一站集成”转变,企业办事跑动次数平均减少60%。二是整合服务资源。统筹协调涉企服务部门、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增值服务区。分领域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累计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超50亿元;开展外贸服务,组织外贸政策培训30余场,惠及企业20xx余家;提供人才服务,举办专场招聘会50场,达成就业意向1.2万人次;开展科创服务,协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提供法律支持,为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1000余次。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推行“ ……略…… 的两批21个“一件事”及省定3个“一件事”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打造双15“一件事”场景,涵盖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建设、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做法得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高度肯定,全省现场推进会在XX市成功召开。三是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办理机制,打破数据壁垒和部门分割。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工作联络群等方式,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集成办工作顺利推进。
(二)纾解项目要素保障“痛点”。一是推进租赁土地项目改革。从政策层面明确承租人或投资人可凭租赁合同等相关材料,以自己名义办理建设工程相关许可手续。截至目前,已有20个租赁土地项目成功办理工程手续,为企业节约前期投入成本超5000万元。二是试点推行“预转让即办施工许可”。在XX经济开发区开展试点,允许企业在办理土地转移预告登记后,直接办理工程建设手续。这一举措使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3个月,已有15个项目受益。三是开展“出让即开工”改革。将办理开工手续节点由原来需取得不动产权证前移至签订土地成交确认书阶段。通过部门协同、并联审批,实现土地出让与项目开工无缝衔接,累计盘活闲置土地1200余亩,为企业节约用地成本3.2亿元。
(三)化解数据赋能“难点”。一是推行证件遗失声明网上公告。推出证件遗失声明网上免费自主公告服务,涉及证件遗失需作出作废声明的56个事项32个证件,均可在网上统一发布公告。自服务推出以来,已有5000余人次享受该项服务,为群众节省费用超100万元。二是深化数据“汇治用”。对20余万条电子证照数据开展全生命周期质检,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可用。推动26类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平台“证明直通车”模块PC端、自助终端、爱山东APP移动端上线,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跨区域互认共享。三是打造“网上办事区”。在全市打造224个“网上办事区”,统一标识,配备电脑、打印机等网办设备,并安排帮办代办人员提供现场指导。实现市县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办事区”全覆盖,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的网上办事服务。
三、聚焦服务盲区,推动服务“延链”
(一)进一步提升服务体验。一是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整合、重塑帮办代办服务功能资源,建立“齐好办”政务服务帮办代办联盟。联盟由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具有政务服务职能的3329个会员单位组成,配备帮办代办员5200余人,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帮办代办服务网络。二是提高帮办代办服务质量。制定帮办代办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帮办代办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截至目前,累计帮办代办事项1.3万件,服务咨询企业群众3.5万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9%。三是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方式。开展“上门帮办”“延时帮办”“预约帮办”等特色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_,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帮办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二)进一步丰富服务内涵。一是完善园区企业服务站点。加强园区企业服务站点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和机制。开通园区服务直通车,定期深入园区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问题咨询、业务办理等流动式服务。现已开通“直通车”250余次,为园区企业解决诉求3500余个,办理审批、社保、税务等业务4.8万件。二是开展企业登记网格化服务。依托镇(街道、中心)、功能性产业园区、企业服务站等区域特点,科学划分网格100个。为每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登记注册专员,形成“工作成网、责任到人、服务到位”的网格化企业服务模式,实现企业登记服务全覆盖。三是拓展企业服务内容。除传统服务外,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品牌建设等增值服务。组织专家团队为企业开展“一对一”诊断,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拓宽服务外延。一是优化“跨前服务”模式。在企业准入准营、项目建设等环节,提前介入开展批前辅导、评前服务、勘前服务、验前指导。通过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提前规避风险,提高办事效率,当好企业发展的“贴心店小二”。二是深入推行“证后”服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归集形成“证后服务”提示单21个,涵盖市场监管、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绘制21个领域170余个事项的“多证”服务思维导图并集成上码,企业通过扫码即可获取详细的证后服务指引,解决企业“后顾之忧”。三是扩展“证后服务”领域。持续扩大“证后服务”改革范围,逐步实现政务服务领域全覆盖。建立“证后服务”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意见,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聚焦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优链”
(一)创新服务模式。一是探索“区块链+政务服务”。引入区块链技术,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电子证照应用等领域开展试点。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确保政务数据安全可靠,提高政务服务的公信力和效率。例如,在企业登记注册中,实现企业信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