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民声直通车"线上平台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

县"民声直通车"线上平台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我县"民声直通车"线上平台自202x年10月上线运行以来,始终坚持以"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诉求响应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截至2025年7月31日,平台累计收集群众诉求430件,已办结422件,办结率98.14%,群众满意度达96.3%,初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的工作目标。现将平台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县"民声直通车"线上平台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一、高位统筹强基础,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织密责任网络

  县委、将平台运行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服务、、网信、大数据管理等12个部门职责。建立"1+3+N"工作机制:"1"即设立平台运营中心,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3"即实行"每日汇总、每周研判、每月通报"制度,每日编发《诉求动态》简报,每周召开部门联席会议 ……略…… 前端精准收集,拓宽民意渠道

  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立体收集模式:线上依托微信小程序、APP、新媒体等渠道,开通"随手拍""我有话说"等互动入口;线下在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设置诉求收集专岗,结合"干部夜访""网格巡查"等活动,组织员干部入户走访收集诉求。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_,开发"代帮办"服务,由村(社区)干部、志愿者协助提交诉求。今年以来,通过线下渠道收集诉求占比达28%,其中60岁以上群众通过"代帮办"提交的养老、就医类诉求占比达41%。同时,建立"诉求预审"机制,对明显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诉求(如已明确关闭的企业职工社保补缴),在收到诉求后2小时内反馈不予受理理由,避免无效诉求占用行政资源。

  (二)中端高效分办,强化协同联动

  平台运营中心配备智能分办系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诉求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自动匹配责任部门;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诉求,系统根据历史办理数据推荐牵头部门,经人工复核后形成分办意见。建立"首接负责制",首接部门须在1个工作日内联系诉求人确认情况,3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方案;需其他部门配合的,由首接部门牵头召开协调会,形成会议纪要并上传平台备案。今年3月,某小区居民反映地下车库漏水问题,平台自动分办至住建局、消防大队、街道办3个部门,首接单位住建局2小时内到场勘查,当天组织物业、施工方召开协调会,7个工作日内完成维修,诉求人评价"处理速度快、沟通很到位"。

  (三)后端跟踪督办,确保落地见效

  实行"办理-反馈-评价-归档"全流程跟踪:诉求办理过程中,群众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进度,对进展缓慢的发起"催办";办结后,系统自动向诉求人发送短信提醒评价,评价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干部评优挂钩。建立"回头看"机制,每月抽取10%的已办结诉求进行回访,重点核查办理质量;每季度对重复诉求(同一事项2次以上提交)进行专项分析,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今年5月,平台监测到某乡镇连续3个月出现"农田灌溉用电难"诉求,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农业农村局、供电公司现场办公,投资120万元改造变压器2台、铺设线路1.2公里,彻底解决了3个村1200亩农田的灌溉用电问题,该区域后续同类诉求同比下降85%。

  三、实效凸显促提升,释放"数字化"治理最大效能

  (一)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通过平台办理的诉求中,民生类问题占比82%,涵盖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其中,教育类诉求主要集中在课后延时服务、校门口交通拥堵等方面,县教育局针对"放学时段交通混乱"问题,协调交警部门在学校周边设置临时停车位120个,安排志愿者引导,相关诉求办结率达100%,家长满意度从78%提升至94%。医疗类诉求以"基层诊疗水平"为主,县卫健局联合县医院开展"专家下沉"活动,每月组织内科、儿科等科室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坐诊,相关诉求同比下降42%。群众普遍反映:"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多个部门,现在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解决,方便又快捷。"

  (二)部门行政效能全面提升

  平台运行倒逼部门优化工作流程,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县住建局建立"诉求办理台账",将物业维修、燃气安全等高频问题纳入"即接即办"清单,平均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县市场监管局针对"餐饮卫生"类诉求,开发"明厨亮灶"监管模块,将后厨监控接入平台,群众可实时查看,相关诉求办结率从89%提升至99%。据统计,各部门因推诿扯皮被通报的次数同比下降67%,因办理质量不高被投诉的情况同比下降58%,干部队伍中"马上就办、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